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撒母耳记上 - 撒母耳、扫罗、大卫

第十四课 - 扫罗击败亚扪人

经文:撒上十一:1 - 15

主旨:扫罗被撒母耳膏立为王后,他带领以色列人偷袭围困基列雅比的亚扪大军,打了一场胜仗,就被以色列人拥护正式登基为王。

1。我在上一课的“默想”栏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在查考《扫罗登场》的两课后,你是否觉得我没有替他说一句好话?

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元帅;当上帝在以色列找不到一个合神心意的人时,是否就硬硬地将扫罗推上王座,让他暂时充当“廖化”的角色?

当撒母耳年纪老迈,大卫还是少年郎,以色列的长老又偏偏在这个时候要求立一个王治理他们,扫罗是否被上帝用来填塞历史上这段时间的空隙,只是替大卫把王位保暖 (keeping the seat warm for David),直到时机成熟,大卫可以登上王位?

    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扫罗是一个“中性”的人物 - 不好也不坏,要等到他经过考验后,才知道他是否是一个合神心意的王。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几章(11,13,14,15章),看到扫罗要受一连串的试验,理由在此。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都是事后孔明,所以才会把扫罗当“廖化”,或以为上帝用他来填塞历史上一段时间的空隙。

    对于那些不信的怀疑派学者,他们喜欢把以色列王国历史等同如《三国演义》的章回小说。怎么说呢?《三国演义》有真有假,这是人所公知,其中的假也有几种不同情况。有为了艺术的需要而假,有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而假,也有为了达到“尊刘抑曹”目的而假。特别是为了“尊刘”,作者罗贯中不惜改造历史,移植事实,如:

刘备征吴一役,刘备本来以惨败而结束,但为了挽回刘、关、张的面子,《演义》就出现了一些怪事,说关兴追赶潘璋,入一老人家中投宿,恰巧潘璋亦到,关公突然显灵,吓倒潘璋,关兴斩了潘的首级。史实是:当时潘璋和陆逊同拒刘备于虎亭,但没有战败,反而斩了冯习,立了大功,后升为平北将军,一直活到孙权嘉禾三年,根本没有死在关兴手下。

    有的圣经学者以为《撒母耳记》的编写是为了达到“尊大卫抑扫罗”,作者不惜改造历史,而故意丑化扫罗。有的认为编写《撒母耳记》的是一名被掳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他按着一些口传的资料对被掳的同胞叙述这段往事。原来的大卫本来是个机会主义者,玩弄权势,不惜牺牲别人以达到自己做王的目的,但这位编写者则以《申命记》的原则,把大卫的形象重造,将他美化成一个合神心意的王,安慰和鼓励当时国破家亡、沦落异乡的同胞。

    让我郑重指出,《撒母耳记》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之类的章回小说!正如我在《课程纲要》说的:圣灵引导他所拣选的人,把上帝在以色列人历史中的作为秉笔直书地记录下来。我们不用对《撒母耳记》和圣经的其他历史书资料的可靠性有任何质疑。

2。撒上十一:1 - 4  “1亚扪人(Ammonite)的王拿辖(Nahash)上来,对着基列雅比(Jabesh-gilead)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2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3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4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Gibeah),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从下文撒上十二:12,我们知道亚扪人的欺压以色列已经有了一段时日,以色列的长老之所以求撒母耳立一个王治理他们,目的是要王带领他们出去和敌人争战(撒上八:19)。扫罗经得起沙场上的考验吗?

按昆兰(Qumran)第四洞发现的死海古卷中的撒母耳记片断(4QSam),撒上十一:1 之前有以下一段经文(看下图):

“Nahash king of the Ammonites oppressed the Gadites and the Reubenites viciously. He put out the right eye of all of them and brought fear and trembling on Israel. Not one of the Israelites in the region beyond the Jordan remained whose right eye Nahash king of the Ammonites did not put out, except seven thousand men who escaped from the Ammonites and went to Jabesh-gilead" (The Dead Sea Scroll Bible translated by Abegg, Flint, and Ulrich page 225). ”

“亚扪人的王拿辖,严厉地压制迦得人和流便人,剜出他们各人的右眼,不容许以色列有拯救者。留在约但河外的以色列人,没有一个人右眼未曾被亚扪人的王拿辖剜出来。但有七千个人,逃离亚扪人,进入了基列雅比。约一个月后。。”

约瑟夫(Josephus)在他的《犹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Ant 6.68-70)也有这段类似的话。也许马索拉版本(Masoretic Text)的抄写者在抄写时不小心把它遗漏。这段经文只是提供背景资料,就算没有它,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解经。

“亚扪人(Ammonite)的王拿辖(Nahash)上来,对着基列雅比(Jabesh-gilead)安营。。”-- 亚扪人是罗得和他小女儿所生之子的后裔(创十九:30 - 38),住在约但河东亚嫩河和雅博河之间的平原,首府在拉巴(就是今天的约旦首都安曼)。上次亚扪人攻击以色列是记载在士十一章,当时上帝兴起耶弗他作士师,将他们大大击杀。现在亚扪人卷土重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基列雅比(Jabesh-gilead)在哪里? (请看图一)它位于约但河东面约三公里,伯珊东南约21公里,属于流便和迦得支派的分地。一般考古学家都认为,Tell Abu al-Kharaz ,瑞典考古队经过将近十年(1989- 1997)所挖掘的废丘,就是当日的基列雅比(看下图)。在士二十一章,我们曾看见以色列人为了替便雅悯支派的男人找妻子,不惜将基列雅比人连妇女带孩子全击杀,然后把四百个未嫁的处女全给了便雅悯人为妻。扫罗是便雅悯人,他跟基列雅比人有一点关系,所以我们在下文看到当基列雅比有难的时候,扫罗义不容辞地为他们解围。除了这次拿辖的欺压外,我们以后还要在撒下十章和十二章,看到大卫和亚扪人之间的争战。

约旦河东约三公里的Tell Abu al-Kharaz
(在加利利海南方约32公里处)

“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这种剜出右眼的暴行是古代近东对付敌人的方式之一,如参孙被非利士人剜了眼睛(士十六:21),西底家被巴比伦人剜了眼睛(2 Kings 25:7; Jeremiah 39:7, 52:11) 。 这种剜右眼的刑罚除了有凌辱的意思外,也有军事含义,因为古时的兵士在战场上是戴上左眼盖,以右眼侦查敌人的目标。换句话说,把人的右眼剜出,就等于使他失去战斗力。圣经学者在乌加列文献(Ugaritic AQHT: 65 - 168)里可以找到佐证。摩一:13 还记载了亚扪人其他暴行,如剖开基列孕妇的肚子。。。

“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Gibeah),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 面对亚扪人大军的欺凌,基列雅比的长老根本无计可施,唯有向住在约但河西岸基比亚(Gibeah)的扫罗求救。还记得基比亚在哪里吗?它在耶路撒冷以北约五公里,伯特利之南约十一公里。请看图一。这是便雅悯支派所得为业的十四座城之一(书十八:28),现在的 Tel el-Fûl。考古学家在这里共挖掘了十二个层面,遗留物很多,包括扫罗王的王宫遗址(撒上十四:2- 3)。

3。撒上十一:5 - 11  “5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6扫罗听见这话,就被上帝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7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8扫罗在比色(Bezek)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9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复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10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11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 奇怪吗?扫罗被撒母耳膏立为王后,不是立刻坐上王位,而是回去田间赶牛。他要经过一场试验后,才被以色列人拥立为王(撒上十一:15)

我在上文已经解释何以扫罗对基列雅比的事特别关心。当他听到基列雅比被亚扪大军围攻的时候,“就被上帝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这种切肉分送各支派,号召他们出来打仗的事,我们在士十九:29 已经见识过,不同的是,那里不是切牛,是切人尸。

“扫罗在比色(Bezek)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 比色在哪里?请看图一。它位于约但河西岸约 15公里,与基列雅比城隔河相对,相距约23公里。过去有人问我:“。。这里提及有以色列人和犹太人, 当时未分南北国, 为何会分以色列人和犹太人?”我回复说:

撒上十一:8 十五:4,十七:52 提到以色列和犹大两大个体,他们的分家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我在《约书亚记》课程第二十三课 这样解释:“。。今天所查考的,让我们看到以色列各支派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松散,只要领袖如摩西和约书亚不在,他们的联盟随时都会四分五裂。接下来的第二十三和二十四章,约书亚在他的遗言和训诲里,更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他对此事的隐忧。。。真相大白,一场几乎要爆发的大战终于平息。但这件事却充分暴露了以色列支派所组成的联盟是何等的脆弱,若不是约书亚的智慧行事,领导,和善于用人,这个联盟随时有可能分离破碎。约书亚死后,士师记里的‘各人任意而行’正好印证了他们之间的脆弱关系。”

有的圣经学者因为看到这节经文,就推论说《撒母耳记》是王国分裂后所编撰的,未必正确。

“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 “晨更”是夜间所交的最后一更 - 第三更天,由此可知,扫罗带领三十多万军队整夜行军。夜里过河行军不是一件易事,我以前当过兵可以见证这点;扫罗懂得分兵三队在晨更突击亚扪人的营,可见他不是泛泛之辈。

4。撒上十一:12 - 15  “12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13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14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15众百姓就到了吉甲(Gilgal)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扫罗第一次领兵出仗就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大获全胜,百姓当然喜出望外,以为找到了“好君王”,从此不必怕敌人的欺凌。他们忘记了过去的士师也曾带领他们打胜仗;扫罗胜了这场仗,只表示他有资格作士师,但他有资格作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这是针对过去那些反对扫罗作王的人(撒上十:27)而说的。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百姓要求撒母耳处死这些人不但表示对扫罗的效忠,看来他们已经把他当作“偶像”来推崇。

“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扫罗把这场胜仗归功于耶和华,表示他在灵性上还不至于落到“以扫只要吃红豆汤”的地步(创二十五:29 - 34)。

“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众百姓就到了吉甲(Gilgal)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吉甲”在哪里?大家应该还记得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过约但河,就在吉甲,耶利哥的东边安营吗?看图一。这里也是撒母耳巡回作示师审判以色列人的地方之一(撒上七:16)。以色列人在那里拥护扫罗正式登基为王。这场登基典礼一定非常庄严隆重,可惜圣经只用一节就记述了整个过程,因为这个王实在。。。。。(请你自己填写)

扫罗成功地过了第一关。下一关他会及格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默想:

金圣叹谈到古典章回小说时说:“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嗟乎!人生十岁,耳目渐吐,如日在东,光明发挥。为此书,吾即欲禁汝不见,亦岂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旧所批释,脱然授之于手也,夫固以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汝真能善得此法,而明年经业既毕,便以之遍读天下之书,其易果如破竹也。。”

《旧约圣经》的历史书,特别是《撒母耳记上下》真的有点像章回小说,扫罗和大卫之间的“追逐战”可以媲美刘、曹、孙的三国事。读章回小说可以如金圣叹之读法,读得不亦乐乎;但读《撒母耳记》,不管人物形象和情节如何多姿多彩,丰富有趣,我们千万要记得 在主角撒母耳、扫罗和大卫背后,是那位大导演上帝,他是历史的主,所有情节都按着大导演的指示展现在我们眼前。

今天,我们不再是观众了。我们正在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保罗说自己是“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西一:1)我们扮演的角色是奉上帝旨意作的吗?我们有按着上帝的指示把角色演好吗?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