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希伯来书》 - 坚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二十三课- 劝勉与警戒(三C)- 不要离弃基督(二)

经文:来六:4 - 12

主旨:先分析经文的结构,字词的意义和文法,解释这段经文﹔然后按圣经的总原则,解释这段经文。
 

1。来六:4 - 8  “4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5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6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7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上帝得福﹔8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

《新译本》:4因为那些曾经蒙了光照,尝过属天的恩赐的滋味,与圣灵有分,5并且尝过上帝美善的道和来世的权能的人,6如果偏离了正道,就不可能再使他们重新悔改了。因为他们亲自把上帝的儿子再钉在十字架上,公然羞辱他。 7这就像一块地,吸收了常常下在它上面的雨水,如果长出对种植的人有用的菜蔬,就从上帝那里得福。 8但如果这块地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就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

KJV:4 For it is impossible for those who were once enlightened, and have tasted of the heavenly gift, and were made partakers of the Holy Ghost, 5 And have tasted the good word of God, and the powers of the world to come, 6 If they shall fall away, to renew them again unto repentance; seeing they crucify to themselves the Son of God afresh, and put him to an open shame. 7 For the earth which drinketh in the rain that cometh oft upon it, and bringeth forth herbs meet for them by whom it is dressed, receiveth blessing from God: 8 But that which beareth thorns and briers is rejected, and is nigh unto cursing; whose end is to be burned.


我在上一课已经介绍了唐崇荣牧师对这段经文的讲解。今天 我要和大家查考原文的字句:


原文里的四个分词(participles)-- (being enlightened 蒙光照)、(tasting 尝过)、( becoming)、(tasting,尝过),以及几个连接词(conjunctions)  --  之间的关系很难肯定。我根据圣经学者Brooke Foss Westcott (1825-1901)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对经文的分析,做了以下的结构图,给大家作个参考:


那些曾经

|
|------------------------------------------------- -----------------------------------------|

 


蒙了光照

 


尝过

 

|
|-------------------------------------|

 

|
|---------------------------------------|



尝过天恩的滋味

 



于圣灵有分

 



上帝善道的滋味

 



觉悟来世权能

     

|
|

     
     


(若是)离弃道理

     
     

|

     
     


不可能

     
     

|

     
     


再次从新

     
     

|

     
     


懊悔

     
     

|

     
     


(因为)他们亲自

     
   

|
|------------------------------------------------- ------|

   
   


重钉十字架

 


公然羞辱

   
     

|

     
     


上帝的儿子

     
             


根据这个结构形式,我要解释几个要点:

(1) (impossible 不可能)--  在原文,这个字是被置放在最前面﹔“牧者”要强调若有人离弃基督,他是不可能从新懊悔!

(2) (the ones once-for-all,那些曾经)--  这是《希伯来书》的常用字,共出现八次(来六:4,九:7,26,27,28,十:2,十二:26,27),意思是“一次了结地,彻底地”,如彼前三:18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上帝面前。”来九:26,28  “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所以,这段经文里的那些人“曾经一次”蒙了光照。 。尝过上帝善道。 。 。

(3)四个分词(being enlightened 蒙光照)、(tasting 尝过)、( becoming)、(tasting,尝过)-- 

(来六:4,being enlightened 蒙光照)--  这个字也用在来十:32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有圣经学者如FF Bruce 和Brooke Foss Westcott 认为这个字从教父Justin Martyr(AD 100-165,Apol 1:61)开始,指的是信徒在“洗礼”的时候,开始蒙光照,得知真道,如来十:22,26 说的,“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这是“一次过”的洗礼,所以在 之前有(once-for-all) 。 这也是何以“牧者”说若有人离弃基督,他是不可能从新懊悔,因为洗礼只有一次,蒙光照只有一次!


(来六:4,5,tasting 尝过)--  这个字也用在彼前二: 3 “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和来二:9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以及下文的来六:5  “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意思是“经历过”(experience)。

(来六:4,becoming,to be made 使成为)--  圣经的常用字。

(4)这四个分词加上几个连接词()把第四和第五节分成两个部分,告诉我们警告的对象是什么人

他们  -- 

A。曾经蒙光照:(这是上帝的作为)

(1)尝过天恩的滋味 --  这里的,指的是从圣灵而来的恩赐(约四:10)。 (注:在新约圣经,路加习惯用(礼物)来指圣灵(出现在《使徒行传》四次,徒一:17,二:38,八:20,十:45)。保罗使用共五次(罗五:15,17,林后九:15,弗三:7,四:7),指的都是从上帝而来的,所赐予的礼物。他用另一个字 (spiritual gift),指圣灵的恩赐。 )

(2)于圣灵有分 -- 我过去在第十五课第二十二课已经解释了“有分”( )的意思。这里不只是说信徒从圣灵得了恩赐,而是有圣灵住在心里,“如果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罗八:9,16)他们是上帝的儿女!

B。曾经尝过:(这是个人的经历,如“觉悟”)

(1)上帝善道的滋味  --  与耶稣同时代的亚历山大(Alexandria,Egypt)的犹太哲学家斐罗(Philo of Alexandria,20BCE-50CE), 以寓意解释“善道”(utterance of God and divine Word),说这是指以色列人在旷野所吃的吗哪(Manna)。对信徒来说,这善道不只是吗哪(约六:31,47-51,58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粮。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六:47- 51),而是“生命的道”(徒二:28,五:20,腓二:16,约壹一:1),是彼得说的,“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一:3)

(2)觉悟来世权能的人  (powers of another world)--  上帝的道和权能总是紧密相连。来二:3-4 说:“。。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伴随着使徒传讲救恩之道的时候,上帝总是“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徒四:30,五:12,十四:3,罗十五:18) (powers)在福音书中有时指神迹﹔保罗在《罗马书》中指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  --  这是福音的大能,能使一切相信的人得救得生命,是律法无能为力成就的。为什么说“来世”的权能呢?因为今世是物质世界,按着自然定律运行﹔神迹奇事是超自然事件,上帝插手才会发生,属于来世灵界的范畴。


(5)从以上的用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浓烈的犹太味道。其实我们也不必惊讶,因为之前“牧者”已一再引用旧约以色列人的出​​埃及,过红海,入旷野,进迦南的事件,说他们怎样地不信上帝的话,以致不得安息(第三和第四章)。 “牧者”这样做,肯定是因为会众中有不少犹太裔的基督徒,和一些慕道的犹太人,他们对旧约的这段历史耳熟能详,必然明白“牧者”给他们的警戒。至于那些外邦籍的基督徒,就算不知道那段以色列人的历史,他们对“牧者”的警戒,也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现在我把会众中不同群体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分析一下:

A。会众中慕道的犹太人和外邦人

这群人在患难逼迫中是最容易离弃耶稣,这是我们可以从耶稣说的“撒种的比喻”里看到的人(太十三:3-9,18-23) :

3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4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
5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
6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7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
8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8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19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
21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23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他们还没有信,也没有委身于基督,但他们在教会里可能上过“慕道班”,对“牧者”说的“。。基督道理的开端。。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来六:1-2)也明白,特别是“各样洗礼”(),指的是犹太教重复实行的礼仪性清洗(参第二十一课),这是他们熟悉的词汇。

这段经文的严厉警戒:“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结局就是焚烧” ,会叫他们知道基督的信仰不等同于异教的信仰,信主是要付上生命的代价。
 

B。会众中的犹太裔基督徒:

这群人才是“牧者”警戒的真正对象。 所有词汇,如(光照,洗礼)、(天恩)、(尝过善道的滋味,吃吗哪)、(来世权能)。 。既是犹太人旧约的观念,也是他们信耶稣基督后,从使徒身上所学习,个人所有的属灵经历。如果他们离弃基督,“牧者”视他们有如当年在十字架下的犹太人,“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来六:6)

他们的结局如何? “牧者”用一个比喻形容他们:“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上帝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来六:7-8)这是《申命记》里上帝借着摩西与以色列民立约时,指出上帝的子民在什么情况下受咒诅,什么情况下蒙福的类似词语(申二十七和二十八章)。

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犹太裔基督徒真的会从恩典中坠落呢?我讲完下一段“会众中的外邦人基督徒”再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C。会众中的外邦人基督徒:

对这群人来说,当然也是“牧者”警戒的对象。他们怎样体会“牧者”说的出埃及,过红海,在旷野漂流的事件呢?保罗说:

林前十:1-13

1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5但他们中间多半是上帝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6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
7也不要拜偶象,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8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9也不要试探主,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10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11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12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虽然“牧者”用的词汇有很浓厚的犹太味道,但这群外邦人基督徒应该能够从基督徒的角度看“蒙光照”、“于圣灵有分”、“生命之道”和“来世权能”等词汇,学效保罗“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注: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

如果这群人离弃基督,他们会从恩典中坠落吗?


(6)如果会众中的犹太裔基督徒和外邦人基督徒离弃基督,他们会从恩典中坠落吗?

从分析经文的结构,字词的意义和文法,我们必然得到这个结论:信徒离弃基督,结局就是焚烧。

这样的下定论是否正确呢?不对!为什么?这就牵涉到一个释经/解经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圣经是上帝所启示的真道,上帝丰富的智慧和奥秘都隐藏其中。但这本书不是从天掉下来的,而是上帝借着四十多位作者,用了1300-1500年,所写成的。它记载了救恩历史的起源、开展和结束的一本书,一本前后连贯、具有完整性和有机性的书。如果不按圣经的总原则来解释,只是按字词的意义和文法,不顾上文下理,历史和文化。 。用我们以被造、堕落、有限的理性来 解释上帝的话语,肯定会到处碰壁。

还记得我在查考约壹五:14-15  “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 ”我怎样解释吗?我说:

。 。 。在查考“照上帝的旨意求”之前,请大家看以下几节经文:

可十一:20-26 

20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21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22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上帝。
23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 '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24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25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26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 。 ”

雅四:2-3

2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
3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约十四:12-14

12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13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
14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最难解释的经文应当是可十一:23-24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韩国赵镛基牧师就是根据这节经文教导人向上帝不管求什么,只要信是得着,就必得着。他还根据雅五:15  “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教导人靠主耶稣的名捆绑撒但,释放医治的灵。他说:“我们还要把‘自己已成了健康的人'的画像刻在脑海中,如同已经得到了健康,用口宣告并相信之。话语能够使我们有积极的思想,思想就传达全身的神经细胞,传递命令要全身健康,全身听从这命令,就供给无限的生命力,我们的宣告于是立即成效。因此,我们要得着'信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若得着信心,圣灵就像曙光满溢在心,引导我们有奇妙的见证并到奇迹的世界里去。”(引自《五重福音》,以琳书房出版,1986年)这样的解经害死了很多人,这种所谓凭信心向上帝求什么,就得什么的教导,不是从全本圣经的总原则归纳出来的,而是断章取义。约翰的教导完全不同。 在《约翰福音》,他记载的是主耶稣在特定的背景下所教导的祷告祈求,如约十四:12-14, 十五:7,16 和十六:23-24,我在上一课已经解释,这些经文里的“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十四:14)“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 ”(约十五:16)“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约十六:23)都是针对国度事工方面的祈求,而不是一般性的祈求,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奉主的名求什么,就必蒙垂听。 在《约翰壹书》,约翰不是记载主耶稣在特定背景上的教导,他在谈到祈求的时候,他是从全本圣经的总原则归纳出来的教导。他说:“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约壹五:14-15)就好像他在谈永生之道的时候,他说:“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约壹二: 25)“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五: 12-13)这些话都是从全本圣经的总原则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环境,或某种人。唐崇荣牧师在《时代危机与基督徒典范》的神学讲座里说:

“。。 而人在领受上帝应许之下最大、最大的一个应许,就是永生。所以,约翰壹书告诉我们:「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约壹二:25)这句话是从全本圣经的总原则归纳出来的。

。 。 。 永恒的上帝应许被造有神形象样式的人可以拥有永生,所以,人领受永生,这是人最大的特权﹔人领受永生,就可以与永恒的上帝一同做工。保罗说:「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9)这句话就是我们在领受永生之后的特权,是高过所有其它被造之物,因为它们只有在偶存性中间蒙受普遍的恩惠,我们却是在被应许的永生中间领受了救赎的恩惠,然后在永恒中看见上帝永恒的国度、知道上帝的计划,我们是用这样的心态和身分在历史中看待暂时的世代。 ”(完)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回头看可十一:20-26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前一句的凭信心就能移山倒海,肯定不是主耶稣的意思﹔后一句,按圣经的总原则来说,也不可能是主耶稣的意思。那么,主耶稣究竟在一个什么特殊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呢?不久前,我在一个 专题讲座上(《审判、信心与饶恕》)听到吉隆坡归正福音教会王俊才牧师解释这两节经文。他把耶稣说的“把山挪开。。投在海里。。”扯到《撒迦利亚书》 第十四章,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好象从前争战一样。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亚十四:1-4)耶稣要我们对他的再来心里不疑惑。 。 。 。 (由于讲座快要结束,王牧师没有进一步解释。)

这样的解释似乎有点牵强。现在让我进一步解释怎样按“全本圣经的总原则”解释经文,如:提前二:4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有关救赎的总原则有二:

总原则(一):信耶稣是基督,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罗十:9)

     支持总原则的经文非常多,如:

约三:16-18  “16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17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

徒四:12  “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约十四:6-7  “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7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

约二十:31  “31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总原则(二):上帝在创世之前所预定和拣选,在生命册上名字被记录的人才能得救。

支持总原则的经文非常多,如:

弗一:4-5  “4就如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5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徒十八:9-10  “9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10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彼前一:2  “就是照父上帝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帖后二:13  “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上帝,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 ”

罗九:11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上帝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徒十三:48  “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上帝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帖前五:9  “因为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

启三:5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启二十:15  “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特殊情况:任何经文的教导与总原则不符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视为特殊情况来处理。譬如,提前二:4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Who will have all men to be saved , and to come un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th.)保罗是不是教导普救论?肯定不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要从上文下理,文法,历史文化背景,文体修辞等不同角度来分析经文,判断它的意思。像这里的“他愿意万人得救”,原文是:

原文的“愿意”的确是一个表达很强意愿的字, 上帝非常希望人人都得救,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但只有在十字架上,他的慈爱和公义才得以调和。所以虽然福音是为每一个人预备,却只有被拣选/预定和信耶稣基督的人才得救恩。所以在实际应用上,这里的“万人”或“人人”(彼后三:9)即可作为修辞用语,表示很多人,而不是所有人,也可以像唐崇荣牧师说的“预定得救的人”。其实,从提前二:4 “明白真道”的经文的背景,我们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得救,因为“真”的原文在保罗教牧书信里共出现十四次,保罗是担心教会信徒被诺斯底异端所传讲的谬论所误导,才不断强调要他们明白真道,只有这些明白真道的人才能得救。换句话说,保罗不是在这里教导“普救论”。 。 。 (完)


所以,我们在解释来六:4-6 节的时候,也一定要按圣经的总原则,不能单靠分析结构,字词的意义和文法。这也是何以唐崇荣牧师在讲解这段经文之前,花了那么多时间谈我们的得救到底是靠“恩”或者是靠“功”的问题。 。他把总原则说清楚后才解释。


现在我再问:如果会众中的犹太裔基督徒和外邦人基督徒离弃基督,他们会从恩典中坠落吗?

按圣经的总原则来解释,答案是:不会! (你能把支持的经文列出来吗?)这里的警戒不是教导“信徒会从恩典中坠落”,“牧者”的原意也不是这个,这是后来的人读进去的(eisegesis)。正如妈妈“警告”孩子:“不要说谎!不然警察会来抓你!”若孩子真的说谎,警察当然不会抓他。 “牧者”牧养教会的群羊,好像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又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子,怎样教训、督责、警戒、管教他们,当他看到会众有人濒临离弃主基督的危险,他不能坐视不顾,一定要严厉警戒他们,把他们带回正路。接下来,“牧者”转换语气,称他们为“亲爱的弟兄们”(来六:9),安慰他们,鼓励他们,以免他们泄气,一蹶不振。至于会众中那些不是真信徒,或曾经承认自己是信徒,也曾经历一些暂时的祝福,可是在逼迫来临时,他们就濒临滑跌出去,这些人当然会从“恩典”中坠落,因为他们就像当年的犹太人“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结局当然是焚烧。


我在下一课会把神学家古德恩(Wayne Grudem)在《系统神学》(更新传道会出版,张麟至译,2011年)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和大家分享。再见。


默想:

谁才是真信徒?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上帝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来六:4-8)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上帝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来三:6)
 

真信徒- 殉道者坡旅甲


    坡旅甲(Polycarpus, ca. 69-156)生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遭拆毁的那年,标识着基督教的完全离开犹太教独立﹔使徒以后,他是教会史上首先详细记录的殉道者。

    生于基督教家庭,坡旅甲受教于使徒约翰,后来为士每拿主教。

    罗马皇帝奥若流(Marcus Aurelius, 121-180),虽然是一个学者,哲学家,也能绘画﹔但生性严肃,待人公义﹔只是由于对传统假神虔诚,而对基督教素无好感。当时的人,因为基督徒不拜偶像,又不属于官方认可的犹太教,把他们算为是邪恶的无神主义者﹔他们理论:如果拒绝崇拜假神,就是“无法无天”,绝不能宽容。皇帝以下的官吏,因此就借端对基督徒残酷的迫害,刑逼拷打,无所不用其极。罗马的执法官,搜捕基督徒,乐于鼓励他们叛离信仰,恫吓引诱,只要他们肯当众表明背道。有的妥协了。有的志愿寻求殉道的光荣。有一个少年人日曼尼加(Germanicus),信念坚定,全无惧怕,并且挑激迫害者,尽快让野兽来撕裂他,让他早到乐园。观众喊着说:“带他们的教师坡旅甲来!”

    士每拿的主教坡旅甲,坚守他的岗位,不愿逃避,成为仇敌攻击的显著目标。

    有一天,夜里祷告,似在睡中,他见头下的枕头着火,立刻烧毁。醒来后,告诉同他亲近的人,预言他将要为基督的缘故,被焚烧在火刑柱上。

    三天后,逮捕他的人来了。他愿意就捕﹔但教会勉强他避到附近一个农家。逮捕的人拿住两个男孩子,拷打他们﹔其中一个供出坡旅甲藏身的地方。礼拜五夜间,他在楼上,远处传来杂沓的马蹄声,知道是逮捕的人近了。有人劝他躲到别处,因为仍然有逃脱的时间﹔坡旅甲拒绝了,他说:“愿主的旨意成就!”

    坡旅甲从楼上下来,同他们谈话,态度喜乐安详﹔逮捕的人从来不知道坡旅甲,现在看到他庄严稳重的举止神态,觉得希奇:为什么当局要那么紧张的捉一位老人?

    坡旅甲立刻叫人预备饮食,劝请逮捕的人尽情吃喝,求他们给​​他时间作祷告,不要打扰。他们同意了。他上去祷告,满有神的恩典,使听到的人惊奇:他提名为关心的人祷告,从小到大,不分贵贱,全世界教会。出发的时候到了,他们给他骑上驴,带他到城里。在那里,护民官律(Herod)和他的父亲耐塞悌(Nicetes)让他同坐上车,劝他说:“你称‘凯撒是主'并献祭,有什要紧?那是保全你性命之道。”他起初静默不言﹔他们继续催促,他说:“我绝不照你劝说的去作。”他们见他不能劝诱,就说威胁的恶言,推他下车,擦伤他的小腿。

    他如同全然无事,欢欢喜喜的随押解的人进入运动场。在那里,许多人聚集,众声噪杂﹔从天上有声音对他说:“坡旅甲,要坚强,作大丈夫!”没有谁看见他讲话﹔但许多人听见那声音。

    当他被带到审判座前,群众知道坡旅甲被捕了。总督问他说:“你是坡旅甲吗?”坡旅甲应是。总督劝他否认基督说:“想清楚些,可怜你自己偌大年纪!”并且用那套话说:“悔改吧,向凯撒宣誓,说:‘打倒无神者'。”因为基督徒拒绝拜偶像,被称为“无神者”。

    坡旅甲看着全场的群众,态度庄严,向他们挥手,深深叹一口气,举目望天说:“打倒无神者!”总督对他说:“宣誓,辱骂基督,我就释放你。”

    坡旅甲回答说:“这八十六年来,我事奉他,他从未亏负过我﹔我怎能够亵渎拯救我的王?”

    总督再劝促他:“向凯撒宣誓。”

    坡旅甲回答:“你一直要我向凯撒宣誓,是徒然的﹔这表示你不知道我真实的品格,现在听我公开宣告:我是基督徒,如果你想学基督的教训,定个日子,你可以听。”

    总督说:“我有成群的野兽﹔如果你不悔改,我要把你丢给野兽。”

    坡旅甲说:“唤野兽来。如要果我从好转换成为恶,是坏的事,我不作﹔如果离恶向善,是好的事。”

    总督说:“除非你悔改﹔你不怕野兽,我要用火烧你。”

    坡旅甲说:“你用火来吓我,火只能烧一会儿,然后就熄灭了﹔但你不知道,将来审判的时候,不敬畏神的,要受永远刑罚的火。为什么迟延?随你怎样作。”

    总督派人在场中央连喊三次:“坡旅甲自认是基督徒。”话声才落,场中的群众,在士每拿的外邦人和犹太人,愤怒的大喊:“这是亚西亚的教师,基督徒的领袖,毁坏我们的神,教训许多人不要献祭崇拜。”他们叫那管狮子的人,把狮子放出来﹔管野兽的人拒绝,推说表演的时间已过,狮子吃饱了。他们齐声喊着,把他活活烧死。因为坡旅甲祷告时所见焚烧枕头的异象,必定要应验。

    群众立即去,从公众浴池和工作间,收聚木柴和别的干物来﹔恶意的犹太人,特别乐意踊跃服务。

    他们要把坡旅甲钉在木桩上﹔他说:“不必如此﹔那位赐我力量忍受烈火的,不必你们用钉子,也能使我不畏缩。”因此,他们只把他绑在柱上,而没用钉子。

    他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算我配在殉道者中间有分。”他刚说完“阿们”,火就点着了。

    火焰形成一个拱门,形状像风帆一样,如同墙壁围绕,不挨近殉道者的身体﹔他不曾被烧,却如同金银在炼炉中被炼。在场的人,也闻到没药或别的馨香气味。

    最后,那些恶人见火焰无效,叫掌刑的人用刀刺入他的身体。有大量的血涌出来,把火焰熄灭了。坡旅甲的灵魂升到乐园去了。

    有些人找耐塞悌,去见总督,不要让基督徒收坡旅甲的尸体﹔说:“恐怕基督徒不拜那钉十字架者,而去拜他。”这是由于犹太人的怂恿。百夫长看到犹太人的恶意,把尸体放在火中焚烧。基督徒收集坡旅甲的骨头,视如精金珍宝,庄严的安葬了。有许多圣徒,跟随坡旅甲的脚踪,前仆后继,坚定不移的见证复活的主和所信的道。

    坡旅甲对真理坚定,诚实谦卑。他写信给腓立比教会说:

我,或和我相似的人,都不能同蒙福和荣耀的保罗相提并论﹔他曾在你们中间,正确坚定的教导真道,并写信给你们,建立你们,是一切真理之母,使人有盼望,爱神和基督,并爱邻舍…有爱的,就远离一切的罪。

    约在150或155年,坡旅甲到罗马去。他与罗马的信徒在记念复活节上意见不同﹔坡旅甲以为该在尼散月十四日逾越节后记念主受难并复活。虽然各持己见,但仍表现真实的爱。 (完)

    (取自《圣经网 - 教会历史》,作者:于中旻)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