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取自陶理博士主编的《基督教二千年史》)
在基督教史上,时时有运动发生,但不给这运动叫什么响亮的名号,只求重振初期教会的理想与信仰。十九世纪初期,在英国崛起的一个运动,也出现在欧洲大陆上的瑞士、德国和其他国家。人们把他们叫做“朴茨茅斯弟兄会”(Plymouth Brethen),因为那时英国的朴茨茅斯是个著名的城市,弟兄会自己不要任何特殊称号。
创办人主要是圣公宗福音主义者,他们觉得布道工作做得不彻底。其中也有不顺从国教者,他们不喜欢当时不顺从国教教义中的某些点。
创建人对教会的分裂情况都深表关切。他们要用简单的圣餐仪式,作为信徒间不分宗派的交通方式;同时注重信徒皆为祭司,因此会内不设教阶。他们盼望基督不久将再临,并坚守圣经真理。他们轻看这个世界的财富、欢乐和地位。他们最早的领袖强烈信仰加尔文教义,热心传道。不久他们发展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崇拜仪式和教会生活。
弟兄会从开头就有两个不同的重点。他们,例如达尔比(J.N. Darby)等人,将历史上,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发展分成若干“时代”(时代论),每个时代都以败坏终结。他们认为当前这个教会时代也已败坏。弟兄会的聚会所不设长老和执事,大家都是弟儿姐妹,已从世界分别了出来,等待基督再来。
另外有一群人,以基督徒弟兄会(或公开弟兄会) 知名,发展成 一个虽小但有影响力的不从国教组织。由於移民和特别注重布道(英国弟兄会成员后来成为传教士的接近十分之一)的缘故,在世界多数地区都能找到弟兄会。人数较多的有阿根廷(在那里弟兄会在新教之中人数之多名列第二),札伊尔、赞比亚、印度南部、新加坡、中国和纽西兰。
弟兄会最具特色的一点,是将职事和恩赐分配给所有信徒。主日崇拜与圣餐礼一概由会众中不同的成员主持。专职牧养人员极为罕见,虽然现在渐趋普遍;专职传道员与圣经教师旅行范围极为广阔。
弟兄会和其他教会团体另一个不同之点,是只有地方教会,别无上层架构。为了达成某一目标,可以设立机构,例如为差会筹募资金、建筑礼拜堂和成立圣经学院等,但是没有教阶也没有中央集权的组织。地方救会可以照当代需耍和地方情况自由适用圣经教导-- 虽然实际上由于弟兄会的保守传统,各聚会所的活动方式相当一致,通过会议与刊物,落实了教义与实际观点的共同性。
弟兄会的人数不多,但贡献之大与经验之丰,特别是在关心教会合一重组的时代,极资矜式。他们在圣经不断受到攻讦的时候,维护了圣经的权威。他们有许多成员在有教派参加的机构里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在布道工作上表现积极。他们要人注意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由真正的信徒组成,有圣灵赋予的不同恩赐。
(哈罗德.H.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