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以斯帖记 - 一个看不见神的世代

第十课 - 第一幕(一) - 以斯帖被选入宫

经文:斯二:1 - 12

主旨:亚哈随鲁王接纳身边侍臣的献议,在国中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进宫,以斯帖也在其中;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自己的籍贯宗族。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horizontal rule

1。斯二:1 - 4  “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486BC-465BC)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Vashti)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2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3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注: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Hege),给她们当用的香品。4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新译本》:1这些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怒气消减了,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以及怎样降旨办她的事。2于是有些侍臣对王说:“要差人为王寻找一些美貌的少女。3王可以委派官员在国中各省,把所有美貌的少女都召到书珊城的女院那里,交在掌理女子的王家太监希该手下,可以供给她们洁身用的香品。4王喜悦的女子,就可以作王后,代替瓦实提。”王喜悦这话,就这样行了。

KJV:1 After these things, when the wrath of king Ahasuerus was appeased, he remembered Vashti, and what she had done, and what was decreed against her. 2 Then said the king's servants that ministered unto him, Let there be fair young virgins sought for the king: 3 And let the king appoint officers in all the provinces of his kingdom, that they may gather together all the fair young virgins unto Shushan the palace, to the house of the women unto the custody of Hege the king's chamberlain, keeper of the women; and let their things for purification be given them:  4 And let the maiden which pleaseth the king be queen instead of Vashti. And the thing pleased the king; and he did so.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486BC-465BC)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Vashti)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  “这事以后”指的就是在筵席上所发生的事件,因王后瓦实提的不听命,激怒了亚哈随鲁王;他听取了谋士的献议,颁令通告各地庶民,罢黜王后瓦实提,并要求帝国各处家中的妻子都要尊敬和顺服自己的丈夫。这起事件发生在 483BC,很可能是在敉平埃及和巴比伦的叛乱,以及出征希腊之前(481BC 四月离开书珊)的那段时间。

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570BC-495BC) 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亚哈随鲁王正是如此。一时爆发的怒气,他愚蠢地发诏令,罢黜王后;一旦忿怒止息,平静下来,仔细思考,可能懊悔莫及。但发出的诏令不能更改(斯八:8 “因为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怎么办?谁来收拾残局?

“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注: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Hege),给她们当用的香品。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  收拾残局的是王身边的侍臣。这些侍臣是谁呢?他们不是前面一章所说的太监(斯一:10)和大臣(谋士,斯一:13-14),只是侍候王的臣仆(参斯六:3,5)。这些人竟然变成“军师”,建议王在各处举办“选美赛”,挑选美女进宫,再由王从中千挑百选,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这是《以斯帖记》的第二个讽刺性的情节(上一次是把家事变成国事)。

把家事变成国事,是很讽刺的一件闹事。那么把国事变成家事又怎样?资中筠(1930-,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在评论 2012年重庆“博王事件”(博熙来/王立军)的一篇文章(刊载在《亚洲周刊》2012年四月一日》),谈到百姓好像看客,要伸长脖子好奇地猜测,因为官方给出的唯一信息,只是证实确有其事,以后就装聋作哑,一语不发,叫人只能围观、猜测、判断真伪。。他说:

“。。想起明朝夺了侄子位的永乐帝朱棣对方孝孺说的那句话:‘此朕家事。’外人就不必自作多情了。当然,如果闲着没事,作为一种文娱活动,猜猜也无妨。反正本人已经兴趣索然。至于这出戏的结局是否会对国运民瘼起决定性的作用,那倒未必。毕竟,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十三亿中国人的命运恐怕不能是哪些家族的‘家事’了!”

所以我说,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最好不要混为一谈。

这样从各处招聚美女是否表示波斯王有后宫三千呢?根据伊朗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Iranica),学者们说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古波斯帝国有后宫(Harem)三千之说,但后宫三百还是有的。百科全书引用了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 484BC- 425BC) 的著作,说的是在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公元前465-前425年)在位时后宫的组织。最高位的当然是王后(māna-pašnī or māna-paθnī ,mistress of the house;源自 nmānō-paθni ,lord of the house),出身高贵,是波斯王子的女儿,也是将要继位的王子的母亲。她掌管整个后宫,只对帝王负责,有自己的宫室,产业和收入;身边有许多仆人,包括了太监和妃嫔。王后 掌管的后宫佳丽有三类人,分别住在不同的宫室。一种是“贵妇”(ladies,合法的妻子,衔头是 bānūka)。其次是未出嫁的公主和已出嫁、但留在娘家的(daughter,衔头是 duxçī) 。最后一种是妃嫔和从奴隶市场买来的美貌处女(concubines harčī,beautiful girls),或作为“礼物”献给波斯帝王,或战争中虏获的处女;开始的时候她们住在女院(斯二:9),被训练为玩乐器、跳舞或歌唱者,在宫中各种场合或宴席上娱乐帝王和嘉宾。若被选为妃嫔,就迁入第二院(斯二:14)。从可考核的记录里,我们知道在整个阿契美尼德王朝(或阿黑门尼德,Achaemenid dynasty 539BC-312BC),帝王子孙满堂的只有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465BC-425BC),王后给他生下一子,妃嫔们为他生下十八个儿子;亚达薛西二世(Artaxerxes II,404BC-359BC) 有三个“合法”儿子,从妃嫔生下的有一百五十个。总之,波斯帝王的后宫再多也不会超过四百人吧。

现在言归正传。王的侍臣建议王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这些处女就是上文所说的第三类,住在女院,由太监希该(Hege)供给她们洁身用的香品和负责训练她们,然后王可以从中挑选一个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亚哈随鲁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上帝那只看不见的手就用了这些“无名小卒”的“侍臣”成就了他的旨意。

有关处女以香品洁身,我在下一课再解释。


2。斯二:5 - 11  “5书珊城(Shushan)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Mordecai),是便雅悯人(Benjamite)基士(Kish)的曾孙、示每(Shimei)的孙子、睚珥(Jair)的儿子。6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将犹大王耶哥尼雅(Jeconiah king of Judah 注:又名"约雅斤",Jehoiachin 598-597BC)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7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Hadassah,后名以斯帖 Esther),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8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Hegai);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9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10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11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新译本》:5在书珊城里,有一个犹太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6末底改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王耶哥尼雅和别的俘虏的时候,也同时被掳走。7末底改抚养自己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哈大沙就是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体态美丽,容貌娟秀;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养她作自己的女儿。8王的命令和谕旨传开了,许多少女都被召到书珊城,交在希该的手下;以斯帖也被带到王宫里去,交在管理女子的希该手下。9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供给她洁身用的香品和她应得的食物,又给她七个美丽的侍女,都是从王宫里选出来给她的,再把她和她的侍女搬进女院上好的房子里。10以斯帖没有把自己的种族和身世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吩咐她不可告诉人。11末底改天天都在女院的院子前面徘徊,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她的情形怎样。

KJV:5 Now in Shushan the palace there was a certain Jew, whose name was Mordecai, the son of Jair, the son of Shimei, the son of Kish, a Benjamite; 6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from Jerusalem with the captivity which had been carried away with Jeconiah king of Judah,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7 And he brought up Hadassah, that is, Esther, his uncle's daughter: for she had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and the maid was fair and beautiful; whom Mordecai, when her father and mother were dead, took for his own daughter. 8 So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king's commandment and his decree was heard, and when many maiden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unto Shushan the palace, to the custody of Hegai, that Esther was brought also unto the king's house, to the custody of Hegai, keeper of the women. 9 And the maiden pleased him, and she obtained kindness of him; and he speedily gave her her things for purification, with such things as belonged to her, and seven maidens, which were meet to be given her, out of the king's house: and he preferred her and her maids unto the best place of the house of the women. 10 Esther had not shewed her people nor her kindred: for Mordecai had charged her that she should not shew it. 11 And Mordecai walked every day before the court of the women's house, to know how Esther did, and what should become of her.


“书珊城(Shushan)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Mordecai),是便雅悯人(Benjamite)基士(Kish)的曾孙、示每(Shimei)的孙子、睚珥(Jair)的儿子。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将犹大王耶哥尼雅(Jeconiah king of Judah 注:又名"约雅斤" Jehoiachin 598-597BC)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  《以斯帖记》的男主角正式登场了,他是住在书珊城里的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Mordecai)。他一出场,问题立刻就来了。末底改真有其人吗?

“末底改”(Mordecai)的名字来自 Marduk(马尔杜克),巴比伦的太阳神。有些学者怀疑有犹大人以这个外邦神来取名,所以他们怀疑“末底改”的真实性。直到 1904年,有人发现在一块米所波大米(Mesopotamia)的 Borsippa 泥版上,记录了 Mardukā 这个人。他是一个高官,负责管理财务(sipīr),在大流士一世(Darius I 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在位末期或亚哈随鲁(Xerxes I,486BC-465BC)在位初期,他来到书珊城巡察。许多学者认为这个 Mardukā 就是《以斯帖记》的末底改。以后在波斯波利(Persepolis)出土,属于 505BC-499BC 的以拦泥版(Elamite tablets)上,学者发现超过三十处地方有四个人的名字是 Marduka 或 Marduku 。他们认为其中之一可能就是《以斯帖记》的末底改。学者也注意到末底改时常“坐在朝门”(斯二:19,21,五:9,13,朝门在哪里?参第七课),表明他是一个高官。

最叫人难解的是斯二:6 说:“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将犹大王耶哥尼雅(Jeconiah king of Judah 注:又名"约雅斤",Jehoiachin 598-597BC)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我在第六课《引言》说:

。。这等于说,末底改在亚哈随鲁作王期间(或薛西一世 Xerxes I,486BC-465BC),已经是将近 120岁的老人。以斯帖呢?也许是 75岁的老姑婆!奇怪的是,犹太拉比竟然接受这样荒诞的年岁。。。

现在我们看原文的记载:(从右到左)

英文的 Who (关系代词)指的是谁?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将犹大王耶哥尼雅(Jeconiah king of Judah 注:又名"约雅斤",Jehoiachin 598-597BC)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谁在其内?很多学者认为句子里的关系代词 Who 指的应当是最接近的“基士”(Kish),末底改的曾祖父,而不是句子前面的第一个名字末底改。这样就解决了这个圣经难题。

总之,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不信派的人说的,以为末底改是虚构的人物。


“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Hadassah,后名以斯帖 Esther),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Hegai);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  《以斯帖记》的女主角正式登场了,她是末底改叔叔的女儿,因为父母双亡,末底改就抚养她长大。她的希伯来名是哈大沙(Hadassah), 有说此名来自巴比伦的神祗伊斯他尔(Ishtar) ,有说可能是波斯语中代表星星(stāra,star)的一个字。后来就改名为“以斯帖”,根据《以斯帖记的他尔根(Targum)》(注:“他尔根”或“他尔古”是希伯来文旧约的亚兰文译本),“以斯帖”是波斯国内的外邦人给这个王后的一个绰号。其实,犹太人在被掳地除了有原本的希伯来名字,他们为了与当地的社会融合,都取了一个本地的名字,这是非常普遍的,譬如,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在被掳 之地也有一个巴比伦的名字。(但一:6-7)现在的问题是:以斯帖真有其人吗?

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人物是捏造的。为什么?因为按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 484BC- 425BC)的说法(3.84),王后必须来自波斯七个贵胄家庭之一的佳丽,出身高贵。以斯帖出身低微,绝对不可能成为王后。但这与他在史书上所记录的王后 Amestris (或瓦实提)(参第七课)的身份自相矛盾,因为 Amestris 是一个叫 Otanes 的人的女儿,他不错是贵胄,但不是七个贵胄家庭的成员之一。还有,大流士一世(Darius I,522BC-486BC)也没有按例娶七个贵胄家庭的佳丽作王后;据希腊史学家蒲鲁他克(Plutarch,46-120AD)的记载,其他的波斯王有时也破例迎娶他们心爱的女子为妻,并立为王后。所以我们不要轻信不信派人的说法,上帝的话不是凭空捏造的。

在米底亚(Media)的都城哈马丹(Hamadan,或 Ecbatana,波斯帝国的夏都)的中央有一座十七世纪的犹太会堂(Synagogue),里面有两口锦缎覆盖的石棺,据说是以斯帖和末底改的埋葬处;也有说是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224-651AD)Yazdegerd(339-421AD)的犹太籍王后的坟墓。这是犹太人朝拜的地方。可惜至今还没有对石棺作正式的考古查核。


在哈马丹的以斯帖/末底改犹太会堂

 

“。。这女子又容貌俊美。。”  --  第一世纪的著名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37-100AD)和一些拉比过分渲染以斯帖的美貌,说她是世上四大美人之一,其他三个是撒拉(Sarah,创十二:11)、喇合(Rahab,书二:1)和亚比该(Abigail,撒上二十五:3)。

“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Hegai);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  以斯帖可说人见人爱。圣经没有给读者透露,一个犹太处女被送入宫内,任由外邦君王摆布,还有可能被蹂躏践踏,她的感受是怎样的。

上帝就是要这个弱女子背负所有犹大人的“苦难”,就像耶稣降生在地上背负世人的罪孽。以斯帖是犹大人的“救赎者”;耶稣基督是世人的“救世主”。很可惜说耶稣基督是“救世主”的是那些撒玛利亚人(约四:42),而不是犹太人。今天的犹太人只知道以斯帖是当年犹大人的“救赎者”,他们还是“。。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林后三:14-15)


“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  在被掳之地,犹大人是否要隐藏自己的籍贯宗族才能生存?不管是史书,还是圣经,我们都没有这样的记载。特别是波斯帝国时期,从居鲁士二世(或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559BC-529BC)元年所发的诏令,“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殿(只有他是上帝),愿上帝与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献上礼物。”(拉一:2-4)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波斯王虽奉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为国教,但王“并不强求统治区内的各民族信奉琐罗亚斯德教,而是对各民族原有的宗教和文化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不同地区的各民族仍可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尽管琐罗亚斯德教被定为国教,但它仅是作为帝王统治服务的官方宗教,普通民众仍信奉其地方宗教。。”(参第五课)既然如此,何以末底改在宫廷侍奉要隐藏自己的犹大身份,也嘱咐以斯帖作同样的事呢?难道在宫廷侍奉的人必须是波斯自己的人?不可能。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Artaxerxes I,465BC-425BC)的身边作酒政(尼一:11),王也知道他的犹大人身份(尼二:3-5)。《以斯帖记》里的高官哈曼是亚甲族人(Agagite),是亚玛力人(Amalekites)的后裔,并不是波斯人。犹太人和亚玛力人是世仇,在出埃及的时候,他们是第一个上来在利非订(Rephidim)和以色列人争战(出十七:8)的敌人。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纪念,又念给约书亚听。。。又说:‘耶和华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十七:14,16)摩西也不忘提醒出埃及的第二代以色列人,“你要记念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亚玛力人在路上怎样待你。。。所以,耶和华你上帝使你不被四围一切的仇敌扰乱,在耶和华你上帝赐你为业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时,你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申二十五:17,19)在扫罗时代,万军之耶和华吩咐撒母耳对扫罗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撒上十五:2-3)扫罗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不肯灭绝,结果被上帝所废。。(撒上十五:9)亚甲族人哈曼就是这样得以存活至波斯时代。下文(斯三:2)记载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但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猜测末底改隐藏自己犹大人的身份,以免遭受亚甲人哈曼的逼迫(注:当哈曼知道末底改的身份后,他果然就设下阴谋不单害末底改,还要灭绝全族 - 斯三:6)。

对于住在敌视基督教信仰社会的基督徒来说,他们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吗?不隐藏身份可能立刻就成为殉道者,这样做值得吗?在《殉道者之声》网站记录了很多今天在许多地方为基督 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和殉道的弟兄姐妹,这是因为他们(她们)没有隐藏身份吗?
 
 

在土库曼斯坦、老挝、尼日尼亚、巴勒斯坦、印度、苏丹。。伊朗、北韩、伊拉克。。都有声音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启六:10)

耶稣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人子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路十二:8-9)请大家先在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我在下一课才和大家探讨。


默想:

“36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37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38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约十三:36-38)

作为十二门徒的“班长”,彼得自视甚高,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就仓促地说:“主啊,我愿意为你舍命。”结果呢?正如主所说的,“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当我们批判末底改和以斯帖隐藏自己的籍贯宗族,是畏惧强权的逼迫(圣经对此保持缄默),而自己在信仰和见证上绝对不会妥协,说:“主啊,我不怕,我愿意为你舍命。”你是真的爱主,还是在夸耀自己?请三思而后再说!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horizonta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