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差 传 学 堂

第十六课 - 再看宣教先锋

目的

(一)了解四位宣教先锋的事迹。

(二)心受感动:

1.愿意等候上帝差遣,

2.愿意为宣教士代祷,

3.敬爱宣教士。

1。背诵经文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开、关了就没有人能关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启三:7、8)

2。引言

在十九世纪,上帝给教会一个道开的门,是没有人能关的,这真是奇妙的事。促成十九世纪宣教事工蓬勃的原因有数点:

(一)十八世纪盛极一时的启蒙和理性时代已过,人心转重情感和想像,也是化理论为实际的年代。社会工业化,教会和教会机构得信徒鼎力支持,福音事工空前兴旺。

(二)踏进十九世纪,印度教、回教和佛教相继沉寂,多处天主教兴旺的地区也趋向没落,是基督教填补空档的大好时机。

(三)政教分离,信徒自发追求长进,负起传福音的责任。

(四)工业革命使欧洲势力骤增,从而萌生侵略的意图;通商与殖民政策,削减往来和居留东方各国的险阻,无意中铺平了宣教之路。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四位宣教英雄的事迹。

3。课文

(一)福音传至印度(India)

威廉.克理(William Cary,1761 - 1834)被人称为“近代宣教之父”,他生於英国(United Kingdom)保勒斯布里小镇,家境清贫,十四岁那年不得不缀学,到一间鞋店当学徒,但他好学不倦,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则努力读书,以后竟成了很有学问的人,获得博士名衔。克理年少时便归向耶稣,与一群不信奉国教的浸信会信徒来往,利用闲暇研究《圣经》,热心事奉;教会鼓励他作宣教师,他也乐意负起传道的职责。十八岁,他当了传教师,参加牧师会议时,他提议讨论向外邦异教徒传福音,一位长者斥责说:“年轻人,别多话,上帝若要外邦异教徒悔改,他会自己动工,用不着你我帮忙。”

克理不被吓倒,一七九二年春天,他出版一本八十七页的小册子,明确指出宣教事工的重要,并且驳斥不宜差宣教士往远方的论调,这书在基督教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影响,堪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九十五条》媲美。同年五月三十一日,他在诺定汉(Nottingham)向浸信会牧师讲道,引用《以赛亚书》五章二至三节,说出了闪烁今古的名言:“向上帝求大事,为上帝作大事”。与会牧师大受感动,次日即成立了国外差会,这是复原教的第一家差会,克理成为第一位宣教士。

第二年(一七九三年),他到了印度,在那里工作达五十年之久;经历了本国(英国)商人的排斥、恶劣生活环境的折磨、经济短缺、儿子去世、妻子精神失常、工场大火、呕心沥血的《圣经》翻译手稿付诸一炬、差会分裂等困难,但却不能消灭他对印度的负担,从没有回国休假之心。

克理在印度的贡献有:写成语言学钜著、兴建学校、领人归主,也致力於废除杀婴和焚烧遗孀的邪风陋习。

一八三四年克理逝世,无数人因他英勇的脚踪大得鼓励,贡献之大,远胜他在印度的成就。

(二)福音传至缅甸(Myanmar)

阿多奈拉姆.贾德森(Adoniram Judson,1788 - 1850)生於美国麻省(Massachusetts U.S.A.),父亲是卫理公会的牧师;可是他却受一位自然神论的朋友影响,对信仰问题十分迷惘;父亲和其他牧师都鼓励他进神学院寻求真理。贾德森进神学院不过数月,他就诚心将自己奉献给上帝,他与几位同学热衷宣教工作,组织了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他成为该会第一位派往印度的宣教士。

贾德森夫妇在印度的时间很短,因为当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十分不愿意宣教士到印度,诸多为难他们,甚至要把他们赶回去;在他们面前只有一条路 -- 往缅甸去。

他们在仰光(Yangon)安顿下来,马上开始工作,每天十二小时学习当地语言、翻译《圣经》,向当地人传福音。为着要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他们搬离了宣教楼,住在闹市中缅甸人的廊屋,让缅甸人可以自由进出,容易向他们传福音。及后有人信主,而且积极参与传福音,於是教会被建立起来,他们又开办女子学校,工作渐渐展开。可是,英、缅战事爆发,所有白种人都有间谍之嫌,被下在死囚监狱 -- 等待处死。

贾德森虽然是美国人,但当时在英、美不分的情况下,他也不能幸免。

死囚的生活十分可怖,可是都不及师母南茜的痛苦,她天天往官府里跑,解释、哀求、送礼;更糟的是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她抱着刚诞下只三个星期的女婴到监牢探望贾德森之后的三个月,犯人便被押北上,准备受刑。

南茜马上跟踪前去,继续为丈夫申诉,可是事与愿违,她与婴孩双双病倒几乎要死,幸得村人帮助,才得康复,可是健康已大受亏损。

一八二五年十一月,贾德森入狱一年半后,终於获释,因为缅人与英军和谈时需要他当翻译。他们重聚一段短短的日子后,师母因热病去世,数月后,女婴也夭折了。贾德森拚命工作,企图忘却忧伤,可是内心却无法平服,他终日沉浸在悲伤与内疚中,甚至隐居树林,与世隔绝,又为自己掘一座坟墓,徘徊墓前。他心灵极度孤单凄楚,他说:“上帝是大而不可知的,我相信他,却寻不着他。”当时没有精神科医生、没有心理治疗家,可幸他有许多爱他的同工和缅甸信徒为他祷告,最要紧的还是他有稳固的信仰根基。渐渐地,他从瘫痪般的抑郁症中康复过来,灵性更进一步,事奉也跨进一步。他往来缅甸各地,每到一处,都使多人慕道及决志信主,多人灵命长进,这种力量叫他惊讶:他说“我感觉有如一座庞大的机器在转动,无法控制。”

巡回工作虽然使他大得鼓舞,但他知道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早日完成缅甸文《圣经》翻译,结果在一八四0年,南茜去世后十四年,缅甸文《圣经》译成付印。贾德森四十六岁,续娶莎拉。莎拉三十岁,是位寡妇,丈夫死后,仍留守工场,她与贾德森很相配,是一位得力助手,结婚十年,因身体衰弱,在回美疗养途中去世。

贾德森离国三十三年才重返家园,却已失去两位太太,而家乡也从小小村落与码头,变成城市海港。然而最叫他不习惯的,是他突然成为名人,人人想听他、见他;热情难却,他不能不到处讲道。很可惜,这位偶像叫人大失所望,因为他只知道传福音,这些内容人们都听过了,人们要听的是外国风土人情,这些他却绝口不提。

就在这样的巡回讲道中,他认织了一位流行小说作家霍丽德(本名邱博克),他请她为莎拉写传,两人感情一日千里,一八四六年六月结婚,两个月后回到缅甸。

邱博克乐意负起一切职务:抚养孩子、积极学习语言、参与宣教工作,也善用她写作的恩赐,把贾德森做不来的完成了,她用笔把宣教生涯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在缅甸事奉三年,生一女孩,本来家庭乐也融融,可惜他们常常生病,一八五0年春,邱博克正在待产,贾德森病重,出海疗养,不到一星期便病逝,葬在海中十天以后,邱博克流产。次年一月,她带着孩子回国,身体己衰弱不堪,三年后去世,才三十六岁。

(三)福音传至中国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 - 1843)生於英国,兄弟姊妹共八人,他排行最末。自小家贫,随父亲制造鞋模,可是他心有大志,从不以此为一生职业;他沉静刻苦,一边做工、一边读书。十五岁重生得救,随后数年,非常关心宣教工作,特别读到宣教文章时,负担更重。可是母亲却不想他当宣教士,还要他答应在她有生之年,不远渡重洋,马礼逊屈服在慈母的要求下,直到他二十岁时,母亲逝世,才继续他的志愿。他一点不后悔曾等待,反而因为有机会在母亲病榻前服侍尽孝,以后得以更宽心奔走前路。

马礼逊曾向上帝祷告,求上帝把他安置在一个困难的工场,而且按人来看是最无胜算的地方。

一八0四年,他的愿望实现了,伦敦传道会派他到中国传道,那时他才二十二岁,是第一位到中国传道的开路先锋。他先在宣教士学校受训三年,才启程到中国;但当时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商人与他为难,不能直接从英国前往中国,必须先到纽约(New York),兜个大圈子。他於一八0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启程,九月才抵达广州。

在船上,船长曾讥讽说:“马礼逊先生,你真的能够改变那敬拜偶像的老大帝国的人吗?”马礼逊坚定地回答说:“船长先生,我不能作什么,但上帝能够!”

那时,满清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不准传耶稣教,并禁止刊印教会书籍;他只好一面学中文,一面翻译《圣经》,编撰中英文大字典,及其他著述工作。一八一四年春,完成了《新约》的中文翻译,最后,全部《圣经》翻译完毕,中英字典也告完成,并且印行面世,这是何等伟大的工作啊!他的文字和传道工作都在暗中进行的,多久才得到一个中国人信耶稣呢?七年!何等的忍耐、爱心和勇气。

马礼逊在中国工作了十七年,才回国休息两年;他曾觐见英王,并将一本中文《圣经》送给他。他受到热烈的欢迎,大家都不停缠著他,听他讲道,可是他却不喜欢这些一次过的讲道,他自己编排了一连串的聚会,及教授语言,专供真正有心到中国事奉的人参加;又在家中特别为姊妹开课,可见他对宣教事工负担不减。

马礼逊在中国工作共二十五年,第一位太太死在中国,差不多长期与家人分离;在中国经商的英国人不同情他,还处处与他为难。英国的弟兄姊妹又疏於写信,他曾这样诉苦说:“我写了两百封信,才收到两封回信。”“有时感觉自己在黑暗中走,没有亮光。”而弟兄姊妹的理由竟然是太忙。

一八三四年,马礼逊在中国去世;他引领信主的,还不到十二人,而可考的基督徒只得三人。上帝的工作奇妙,这拜偶像的老大帝国,竟然开了一道缝;然而也需要有像马礼逊这样的人,成为合用的器血啊!

(四)福音传至非洲(Africa)

大卫.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5 - 1873)在芸芸众宣教士当中,没有一人像他那样,被添上浓厚的英雄色彩,他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令人敬佩的英雄。他是探险家、改革家、医生,又是宣教士;是把生命献给非洲的伟大人物,他掀起非洲宣教的热情,影响之大,几近百年。

李文斯敦出生於苏格兰(Scotland),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还不到十岁,便得到背诵《诗篇》一一九篇的奖项(《诗篇》最长的一篇,共176节);他从小喜欢探险、足迹遍全乡,也喜欢搜集花卉与甲壳。

他十岁进纱厂工作,却用第一个星期所得的工资买了一本教科书;他日间工作,晚上读书,学问就是这样积聚而来。二十岁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当时有一位执事组织了一个国外布道会,他首先把积蓄的钱捐给这差会,读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的传记叫他热血沸腾,后来会见一位从中国回来的宣教士,使他心志更坚定,他说:“主为我舍命,我愿终身致力於主的工作,以表达我对他的感谢。”从此,传扬救恩的志向没有动摇,他继续深造了七年,以作海外宣教的准备。

他本想到中国,但为鸦片战事所阻,正在等候时,一位年老宣教士从非洲回来,报告那边的工作,说:“在晨光熹微中,我向北方辽阔的平原看,千村万户,炊烟袅袅,那里没有宣教士的足迹。”他听了以后,便决意前往非洲工作。

一八四0年十一月十六日黄昏,他回家与父母道别,三人谈论了一宵,次日清晨用过早餐,同读《诗篇》七十一篇和八十五篇后,一起跪下祷告。自父亲送他进城出发后,他们在世上再没有见面了。

他到了非洲最黑暗的地方,他忙着传道,当他带领了第一位酋长信耶稣时,酋长提议说:“你不能用讲道的方法叫人民信耶稣,我却能用鞭打叫他们相信。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连头目一起叫来,只要动用我的皮鞭,他们全都归信了。”他便教导酋长,传道的真正方法,是叫人心里相信,口里承认。

他在非洲不但是宣教士,也是医生、探险家、改革家。他研究非洲的热病和致死疾病的毒虫、植物和鸟兽、各类可吃和不可吃的果子;他发现非洲不为人知的湖泊、河流;每有所获,都寄回伦敦大学作研究。他也竭力阻遏当地贩卖奴隶的勾当、改革当地的陋习。

起初四年,他一人独自工作,後来结婚了,夫妇二人忠心力;直到有了四个孩子,实在不方便留在非洲内地,才着师母带四个孩子回英国去。从此,他一个人深入内陆,音讯全无,失踪了。

《纽约时报》(New York Herald)的主编曾派一位记者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前往非洲探询李氏下落,经过几个月的寻觅,终于一八七t一年底,在一个湖泊附近的小岛上找到他,他们的见面颇为有趣:斯坦利下马,向他深深鞠一个躬说:“你大概就是李文斯敦博士罢?”因为那时,他满面胡须、牙齿脱落、面容枯槁。

他们一见如故,成为密友。在一篇感人肺腑的悼文中,斯坦利这样忆述他俩共度的时光:“我与他同处斗室、小船、帐篷,足有四个月和四日,我无法挑出他的一点毛病。我去非洲时对宗教颇有成见,可以说是伦敦城里最难信教的人。像我这样的记者,只管战争、大集会和政治集会等等,情感的事,与我无涉。但在那里,我远离世界的俗务,有较长的时间思想。我看到这位孤独的老人,便不免自问:‘你为什么留在这里?是什么激发你来?’认识他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在听他讲话,惊讶这位老者已经实践‘撇下所有来跟从我’这一句话。虽然他没有故意说服我归信宗教,但是,旁观看他的虔诚、他的温柔、诚恳与安静工作的态度,我也渐渐被感化过来。”

斯坦利离开后,李文斯敦再活了一年多。一八七三年五月一日早晨,他的非洲仆人发现他跪在小床旁边死去。仆人敬爱他,但不知道怎样处理后事,他们把他的心葬在树下,将遗体放在非洲蒸阳之下乾晒,制成木乃伊,经内陆运往三千公里外的海岸。英国人为李文斯敦在西敏寺举行国葬,出席追悼会的,有来自全国的达官贵人。我们深信在天上,也举行了欢迎会,上帝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进来,享受主人的快乐!”

4。讨论及应用

(一)十九世纪上帝敞开的宣教之门,现在关了吗?

(二)基督徒踏上宣教之路与家庭背景有关吗?

(三)宣教士能留守在宣教工场,是什么支持他?

(四)什么事情能激励人献身宣教?

(五)教会若要培育宣教意识,应有什么安排?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ag00089_.gif (33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