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搜索吗?

圣灵论(三)

(资料取自唐崇荣牧师的《圣灵的洗与恩赐》)

第二章 - 圣灵洗的预言与应验(下)


重复按钮找关键字

 

●大纲●

「圣灵的洗」的应验

五旬节「圣灵的洗」与教会的成立

一、教会成立的根基 -- 正确的基督论

二、教会正式成立的时间 -- 五旬节

三、教会的成员 -- 圣徒:被基督救赎 、藉圣灵洗净

教会整体性的经历与圣徒个别性的经历

四次领受「圣灵的洗」的经验

圣灵的洗 -- 一次性的,生命的改变
圣灵充满 -- 多次性的,生活的改变

一、五旬节领受圣灵 -- 教会的成立与扩展

二、撒玛利亚人领受圣灵

三、哥尼流家里的人领受圣灵 -- 福音突破狭隘民族主义的限制

四、以弗所信徒领受圣灵

有关「领受圣灵」的几种错误教导

绝对的原则与相对的现象

 

    在第一讲里面,我们已经查考了圣经中总共七次有关「圣灵的洗」的记载。「圣灵的洗」真正的意义就是 -- 「神的第三个位格,将他圣洁的本质分享给他所救赎的人,使他们有圣洁的可能,可成为圣徒,并在主里成为基督的身体。」

    在第二讲,我们要来思想,当基督升天,以圣灵来洗净圣徒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也要来思想使徒行传中四次实际发生「圣灵的洗」的记载,这些记载彼此间有什么不同点,在这些不同点的背后又有什么重要的原则是一致性的,是我们要明白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思想的主题。

「圣灵的洗」的应验


    我们先来看使徒行传第一章和第二章,在一章5节,耶稣基督提到了全本新约圣经中,论到圣灵洗的第五次预言,他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一:5)接着第二章就记载:「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二:1-4)

    刚才所看的这两段圣经,第一段是基督预言:不多几日,「圣灵的洗」这个经验要临到门徒的身上。在第二章开始的时候,我们看见果然就有一个很特殊的日子来到 -- 五旬节那日,门徒都被圣灵充满。

    为什么第一章提到「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第二章马上就记载「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为什么第一章提到「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一:8),第二章马上就记载「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因为第二章的经历,可以说就是第一章预言的应验。虽然第一章所提「圣灵的洗」这个词在第二章并没有出现,但第二章出现了「圣灵的洗」这件事情的应验。

五旬节「圣灵的洗」与教会的成立


    使徒行传第二章是很特别的一章,它不单单记载一百二十个人在耶路撒冷的那个楼上等候、祷告,十天之后领受圣灵的充满;它更记载这些人被圣灵充满后就站起来作见证,结果那一天在耶路撒冷,又有三千个人受洗并领受了圣灵。什么地方提到这三千个人领受圣灵呢?在37-38节:「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上帝所召来的。』」当天就有三千个人受洗加入教会。

    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基督耶稣的教会到底是哪一天正式成立的?」

一、教会成立的根基 -- 正确的基督论


    耶稣基督在地上的时候,他不讲教会的问题,直等到门徒对「基督论」有正确的认识,而且成为一个公开的信仰告白时,耶稣才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十六:18)这个时候,耶稣才第一次提出「教会」这个名词。

    当耶稣问:「你们说我是谁?」的时候,彼得代表了历世历代各国、各族、各民、各方的圣徒 -- 也就是在神永恒旨意中间所拣选、所预定,要因基督羔羊的宝血被洗净归于神的百姓 -- 讲了一句话:「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太十六:16)当耶稣基督听见彼得宣告这个「基督论」的时候,他知道这个信仰告白乃是神赐给彼得的,人能认识神乃是因为神向人启示他自己;而这个建立在「启示」基础上的基督论,就是教会整个信仰体系的中心。所以耶稣就回答彼得说:「西门巴约拿(约拿的儿子西门),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7)这是按照神所启示的真义,对基督论正统信仰第一次严肃的表达 -- 「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见子。」耶稣听了这句话后,就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在希腊文里面,「彼得」是 Petros,「磐石」是Petra,两个字是不一样的。所以,真正的磐石不是彼得,真正的磐石是耶稣基督。彼得自己在彼得前书第二章也很清楚地说:基督才是那「磐石」(参:彼前二:8),而我们这些成为「基督身体」(就是教会)的人,就像活石被建造在这磐石上面成为灵宫(参:彼前二:5)。

    「基督的身体」也就是「教会」,这个教会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当耶稣基督听到门徒对基督论有准确的认识,并且以纯正信仰告白表达出来的时候,耶稣就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这个「磐石」就是「正确的基督论」。所以我们都因为对基督真正的认识,而建立了我们对神的信仰。

    感谢上帝,当彼得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的时候,就结束了犹太历史中,几千年来在律法里面的揣摩。于是,犹太人就清楚知道,整个旧约献祭中,赎罪祭的祭物真正预表的就是上帝那位无瑕无疵、被杀的羔羊。他们就能借着这位被杀的羔羊,建立起对神的信仰,这就是整个教会、整个信仰的根基。

    纯正的、救赎性的基督论是建立在启示性真理的上面,它将成为我们的一个试金石,用来检验一个教会的信仰是出于正统或是出于异端。如果一个教会不按照神的启示来承认救赎性的基督是神人中间独一的中保,有神性又有人性,是人类独一的救主,那么因着这种错误的基督论,这个教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会。如果这个教会按照神的启示,是建立在纯正的基督论之上的话,这个教会就是正统的、纯正的教会。

    保罗对救赎性的基督,作了最精辟的阐释。他领受了比别的使徒更深、更多的启示,所以就比别的使徒写了更多论到基督奥秘的真理。若不是启示圣经的圣灵,谁能把人带到对基督这样正确而又丰富的认识中间呢?圣灵不单启示了圣经,更光照那些读经的人,使他们能够明白圣经。圣灵整个启示的中心乃是高举、荣耀耶稣基督;而人们在圣灵的光照之下,就成为跟随主、相信主,领受救赎恩典的人,这些人就被归纳在基督身体里面,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而基督的身体也就是教会。

二、教会正式成立的时间 -- 五旬节


    耶稣虽然已经提出了「教会」这个名词,但在升天以前,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教会要在什么时候成立。耶稣基督即将升天的时候,他讲了几句很重要的话:「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一:5)「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这样,基督把这个预言讲完了以后,他就离开门徒升天去了。

    那么,当耶稣基督升天的时候,教会成立了吗?教会的生日是哪一天?基督的身体是什么时候组成的?这一个属灵的团体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就是在使徒行传第二章五旬节的那一天。那一天,耶稣已经预备齐全了,当圣灵降在门徒身上,他们就从罪人的身分被洁净、变化,成为圣徒的身分。这些成为圣徒的人就组成了一个圣洁的教会,这个圣洁的教会就是基督在地上分别为圣、归顺他的团体;这个团体也就是基督的新妇,是被拣选出来、被预备整齐,等候永远与基督合一之大日的一群人。

    五旬节以前,那隐藏在历世历代中间的奥秘还没有显明出来;而五旬节以后,教会就成为向这个世界见证基督的一个属灵的团体。圣父预备救恩、圣子成全救恩,而当道成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复活升天坐在父的右边之后,圣灵就被差遣下来,把已经预备好、已经完成的救恩施行在世上。圣灵是赐生命的灵,所以圣灵就用叫基督从死里复活的那个大能,把新的生命分享给那些神所预定要领受救赎的人 -- 他们听了福音就悔改、领受新生命,这些人就组成了教会。

    五旬节之前,耶稣预言:「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所以,五旬节的时候,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了。五旬节应验了耶稣基督升天以前的预言,换言之,五旬节的经历可以说就是教会领受「圣灵的洗」的经历。所谓「圣灵的洗」是指「罪人被洁净成为圣徒」,这些被洁净的人就成为教会,这群人被上帝分别为圣,被差派到全地去作见证。


三、教会的成员 -- 圣徒:被基督救赎、藉圣灵洗净


    「教会」到底是什么?教会不只是指某个地区、某个部落、某种语言、某个团体或者环境中间,有一些人所建立的一个礼拜堂。教会不是一个礼拜堂或组织,教会是一群人,这些人被主的宝血所洗净,领受圣灵所给他们的新生命,从罪人的地位被净化成为圣徒的地位,由这批人所组织的属灵团体叫做「教会」。

    教会是圣徒所组成的,教会就是圣徒聚集之会。而「圣徒」包括哪些人呢?圣徒包括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背景、经历、肤色、语言的人,这个叫做无形的、普世的「大公教会」。教会是属灵的,是超时代、超地界的基督的身体。教会是无形的,却由一些有形的人所组成;教会是永恒的,却由在暂时的各时代中间表白信仰的一群人所组成。教会是指「人」而不是指「组织」,教会是指「人」而不是指「建筑物」。这群蒙拣选之人所组成的属灵团体,就是耶稣基督在地上的身体,也就是「教会」。

    教会不分地界、不分时代,所以全宇宙中只有一个教会。这个教会不是长老会、卫理公会、浸信会、圣公会、归正教会、聚会所。。。,这个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但这个教会有些人来自长老会,有些人来自卫理公会、浸信会。。。。各宗派或各种不同的信仰体系中,那些信仰纯正、符合圣经启示的人,他们不是因为加入某个宗派或某个信仰体系而得救的,他们也不是因为加入某个礼拜堂而得救的;他们是因为被基督宝血洗净,借着圣灵被洁净成为圣徒,然后才得到新生命以致得救的,这一点要弄清楚。

    我们来自不同的宗派和教会,但我们不能爱自己的教会过于爱上帝,因为我的教会不过是大公教会中间一个小肢体,你的教会也不过是基督身体里面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胞而已。把全世界所有的教会加起来,那些真正属于主的人的总集合就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所以如果我爱我的礼拜堂过于爱上帝,我就是在一面事奉、一面犯罪;如果你爱你的区会、爱你的母会,或者爱你的本会过于爱上帝的话,你就是在得罪上帝。因为不是我那一间礼拜堂拯救我,也不是我那一间礼拜堂的牧师为我死,而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我钉死在十字架,为我担当罪的审判,为我流宝血,为我舍命,为我战胜掌死权的魔鬼,为我从死里复活,为我开了一条文新又活的道路,才使我得救的。

    我们能够进入这无形的、永恒的、宇宙性的、独一的教会里面,是因着耶稣宝血的救赎,因着圣灵给我的新生命而成为教会的一份子。但是在有形教会中间,我就可能是和一批与我同乡、同语言、同文化的人一同聚集,一同敬拜。我们这样一批人在一起敬拜的时候,我们也是教会,但是这个教会不等于整个基督的身体,这个教会只是基督身体里面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一小部分中,有教会的功用、有教会的成员,但是不等于整个教会,因为教会是「圣而公」的。所以《使徒信经》说:「我信圣而公的教会」。「圣而公的教会」你不要把它简称为「圣公会」,「圣而公的教会」是圣洁而又大公的教会,是上帝在全世界、在历世历代中所拣选的一切圣徒的总体,这叫做「圣而公」的教会。


教会整体性的经历与圣徒个别性的经历

    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因为个别经历到圣灵的洗、藉此被洁净之后,我们的名字才被放入这个圣而公的教会中呢?从某一个层次来说,每一个圣而公的教会里面的人,都是经过洁净,然后才成为圣徒,才成为教会里面的成员。但是从整体来说,耶稣基督的教会早在五旬节那一天就被成全了、被洁净了,所有超时代、超地界、超种族、超社会阶层的基督身体里面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教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被洗净了。所以保罗才用过去式来表达,保罗提到这个教会的时候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因为我们已经藉圣灵被洗净、被带入基督的身体里面,所以保罗在这里专用的是过去式。那么,这个「过去式」是指哪一件事情呢?就是指使徒行传第二章的这件事情。

    我举一个相同情况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整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基督在特定的日子为人死,罗马书五章6节说:「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所定的日期」就是指上帝在历史中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时刻」,让他的独生子在那个时刻为人死。这样,当我「与主同死」时,基督并不是再死一次,而是把我归到那一个已经为我死的日期去与基督同死。

    信基督是「与主同死,与主同活」,那么,主是什么时候死的?你说:「我与主同死是在我十七岁那年经历到的,所以就等于说我十七岁那一年,耶稣就和我同死了。」那么,如果我比你早一年与主同死,这岂不是说耶稣在早一年又死了一次吗?你看到圣经的原则了吗?基督到底死了几次?一次!在基督死了一千九百五十七年以后,我与主同死,那是圣灵把我带回基督的死里面与他同死。其实一千九百五十七年前,我根本还没有出生,所以我「与主同死」到底是什么时候?是在一九五七那一年,那年我经历了一次很特殊的圣灵的感动,圣灵把我带到基督的死里面,也就是把我带回历史中间神所定的基督为人死的那个特定的日期、时刻里面。

    马偕医生在台湾传福音的时候,有些人受感动,接受耶稣,耶稣与他们同在,他们与主同死。他们「与主同死」是在十九世纪,可是,耶稣是什么时候死的?耶稣是在一千八、九百年前死的,而那些在十九世纪与主同死的人,是被圣灵带回到十九个世纪以前上帝所定的那一天与主联合。

    基督为我死的那个日子是神所定的日子。在基督死以前一千年,大卫就曾经提到那个日子,他说:「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诗一一八:24)耶稣基督曾经照着犹太人的规矩,在逾越节那天唱诗篇一一八篇,表示他很乐意按照神所定的日子为我们受难,那是历史上很独特的一天,基督就在那一天死了。然后,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圣灵就在各时代、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区、各角落中间做感动的工作,来应验耶稣所讲的:「这天国的福音国 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太二十四:14)。

    所以,所谓「与主同死」,是不是在你接受耶稣的那一天,耶稣要再死一次?不是的,而是当你重生悔改的时候,圣灵就把你归到历史中基督为你死的那个时刻、那个功劳里面。彼得前书三章18节说:「基督也会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什么摩西第二次击打磐石的时候(参:民二十:11),上帝向他发怒呢?因为他不明白,基督只能被击打一次,不能两次。所以第二次摩西击打磐石的时候,神大发怒气,甚至决定他将来不能进迦南,他只能在尼波山看见迦南美地,而不能亲身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明白,他只是靠经验行事。第一次击打磐石是预表基督死,基督死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当摩西再一次击打磐石的时候,他已经把圣经重要的原则破坏了而他却不知道,他不在众百姓中间尊主为圣,所以神就刑罚他。这是我们需要很注意、很严谨地去谨守的原则 -- 基督为教会受死、受审判只有一次,但是这个功效是永永远远的。所以希伯来书九章25-28节也告诉我们,基督并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而是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第十章12-14节又说:「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这些话在原文都有「已经完成却还继续不断有功效」的意思。

    这样,「圣灵的洗」和「基督为我们死」就显出相通的意义。谁是领受圣灵洗的人呢?你说:「就是那些被上帝的第三个位格 -- 有圣洁本质的圣灵 -- 所感动,以至于成为圣洁、分享神的本性而成为圣徒的人。」这些人是什么时候受圣灵的洗呢?就是在五旬节那一天。

    圣灵洁净历世历代所有的罪人,把他们变成圣徒的这种「圣灵的洗」的作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出现几次呢?只有一次,就是在五旬节那一天。圣灵洗净整个普世圣而公的教会只有一次,所以,那一次的洗是「地位」的洗。圣灵洁净我们,把我们带到耶稣基督的身体里面,那是圣灵在历史上做成的一个很大的工作。只有圣灵才能产生圣徒,只有圣灵才能使人成圣。

    但是,就我们个人的经历而言,是不是就是两千年前的那一天呢?你说:「那一天我还没有出生啊!正像基督为我死的那一天我还没有出生一样。」你「与主同死」是归入两千年前的那一天,但是,你与主同死的「经历」乃是在你生活中间的某一天,并不是耶稣基督上各各他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天。照样,我们受圣灵的洗的那个经历,是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一天,而不是在五旬节教会成立的那一天。

    如果你说:「有一天圣灵感动我,进到我里面,我领受了他,他充满了我、他洁净了我,使我有一个新的看法,使我有一个新的地位,使我开始一个新生活。」那一天就是你领受圣而公之教会的圣灵在你生命中间的分享,使你成为圣徒的日子。按照地位而论,你已在那一天成为圣而公之教会里面的一份子。

    圣经中到底有哪一些的经文印证这样的事情呢?

四次领受「圣灵的洗」的经验


    全本圣经提到有关圣灵降临使人领受「圣灵的洗」的现场经历,一共有四次。这四次分别记载在使徒行传第二章、第八章、第十章和第十九章。使徒行传第二章,圣灵降在使徒以及一百二十个门徒的身上。到了第八章的时候,圣灵降在撒玛利亚人的身上。第十章的时候,圣灵降在哥尼流家里听彼得讲道的那些外邦人的身上。第十九章圣灵降在以弗所那些门徒身上,那些人听过亚波罗所讲的道,领受过约翰的洗礼,但还没有受圣灵,一直等到保罗对他们传讲信息,为他们按手祷告时,圣灵便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才领受圣灵。除了这四次以外,圣经没有提到别的有关「领受圣灵」、「圣灵的洗」现场性的记载。

    但是,这不等于说没有别人受圣灵,而是说圣经没有记载。例如:使徒行传二章38节中提到:「你们。。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所指的对象是那三千个将要受洗的人。也就是说,除了使徒行传第二、第八、第十和第十九章所提的这四批人以外,还有另外一大批接受福音的人也领受了圣灵,只是圣经没有把当时的现场经历记录下来。因为圣灵是赐给所有顺服真理,领受上帝的道,信从耶稣基督的人。

    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14节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以弗所书一章13节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所以,领受圣灵的不单是这四批人,所有真正照着圣经的原则来到主面前,求主拯救的人,都已经领受圣灵了。

圣灵的洗 -- 一次性的,生命的改变
圣灵充满 -- 多次性的,生活的改变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领受圣灵的不只这四批人,而是还有很多人;照样,被圣灵充满的,圣经中也还有许多次的记载。但是,请注意,同一批人中,有没有人领受了好几次圣灵的洗呢?从来没有。同一批人中,有没有人多次受圣灵的充满?有。「圣灵的洗」是不是等于「被洁净,成为圣徒的地位」?是的。那么,「圣灵的洗」是不是等于「圣灵充满」?不是。「圣灵的洗」为什么不等于「圣灵充满」呢?因为「圣灵的洗」没有重复的必要和可能,但是「圣灵充满」却有重复的可能。所以圣灵充满是可以重复的,而圣灵的洗只有一次,不再重复。那么,总归纳起来,「圣灵的洗」和「圣灵充满」最大的不同是在哪里?-- 「圣灵的洗」是地位的改变,从罪人成为圣徒,一生只有这一次在地位上的转变,这是「圣灵的洗」;而「圣灵充满」乃是在生活中继续不断顺从圣灵,所能享受到的一种灵程高处的境界,也是我们事奉中非常需要的。

    「圣灵的洗」只有一次,「圣灵充满」是常常可以重复的。我举一个很简单的比喻,一对真正恩爱、白头偕老的夫妻,他们只需要结婚一次,但是他们经常充满彼此相爱的经历。你不需要和你太太结婚好几次,但是你可以和她天天彼此相爱,常常享受婚姻中的喜乐。

    照样,上帝把圣灵赐给人是永永远远的,圣灵将永远与我们同在,这是耶稣基督特殊的应许:「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约十四:16)所以这位永远的灵、永生的圣灵,是住在我们里面永远与我们不分开的,这是地位的印证,这是「质」、这是「印」。皇帝的印一打下去,果效是不能废除的;照样,神用永远的灵当作墨水写下他与我们的约,用永远的灵、永生的圣灵,将他自己那永不改变、永不凋残的产业和生命放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永远属于主,这种地位是不改变的,这种果效更是永不废除的。在地位上,你既然成为圣徒,就永永远远是圣徒;但是在生活上,却不一定是圣徒,很可能是糊涂。地位上是圣徒,生活上是糊涂,那怎么办呢?今天教会的毛病就在这里了!

    按地位而论,我们应当是圣洁的,应当是神公义、慈爱、圣洁和良善的表彰者和见证者。但是按实际的生活和行为来看却不是如此 -- 神是慈爱的,我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仇恨;神是公义的,我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不义;神是良善的,我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邪恶;神是圣洁的,我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污秽。所以我们失去为主作见证、使人从我们的身上看见上帝荣美的这个机会,这是很可惜的。我们的地位是圣徒,我们的生活如果与地位不相称的话,我们就失去了见证神荣耀的这个权柄,我们就掉在给魔鬼留地步、被魔鬼利用的这个悲惨的状况中间。所以,领受了圣灵洗的人,应当经常被圣灵充满,他的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上帝的见证人。

一、五旬节领受圣灵 -- 教会的成立与扩展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第二章所发生的这个被圣灵洁净的经验。这些人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他们照着基督的吩咐聚集在一处,祷告、等候、仰望了十天。忽然间,在五旬节那一天,「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房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二:2-4)这段圣经给我们看见的是圣灵的洗吗?是。是圣灵的降临吗?是。是领受圣灵吗?是。但是这一段圣经都没有出现这三个词,没有提到「圣灵降临」,没有提到「领受圣灵」,也没有提到「圣灵的洗」;但是却提到「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房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直接的词句没出现,间接的意思却已经表达出来了,那的确是圣灵降在他们身上,使他们领受圣灵,耶稣所讲的「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果真就应验在他们身上。使徒行传第二章说这些人「就都被圣灵充满」,可是前面我们不是才说:「圣灵的洗」不等于「圣灵充满」吗?为什么这里把五旬节这一次「圣灵的洗」称为「圣灵充满」呢?后面我们会再说明 -- 「圣灵的洗」也就是第一次的「圣灵充满」。

    好!现在请注意一件事情,这些人是不是曾经奉父、子、圣灵的名而受洗的人呢?圣经从来没有讲。有谁曾经为彼得按手,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他施洗呢?我们不知道。彼得是不是受过施洗约翰的洗呢?很有可能。耶稣在世时,彼得为人施洗吗?是的。虽然圣经没有明文提到彼得为人施洗,却间接提到:耶稣的门徒为人施洗,比约翰还多(参:约四:1-2)。那么,耶稣基督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以前、还没有颁布大使命以前,彼得奉谁的名为人施洗呢?是不是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人施洗呢?圣经没说。耶稣有没有先作一个榜样来为人施说呢?圣经也没说。

    耶稣是在升天以前、在最后那个大使命里面才吩咐说:「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他们施洗。」耶稣没有说:「你们要先彼此相洗,然后再为别人施洗。」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得、约翰、雅各、拿但业。。这些门徒有没有奉耶稣的名先受过洗,然后再为别人施洗,这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五旬节这一天,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就都敢为别人施洗,乃是照着大使命中耶稣基督的吩咐:「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8-20)。

    在使徒行传第二章结束以前,门徒就为那三千个人施洗,施洗以前对他们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8)所以,第二章受圣灵的人可以分成两批:第一批一百二十个人领受圣灵,第二批三千个人领受圣灵。所以使徒行传第二章不是只有一百二十个人在那一天领受圣灵,乃是三千一百二十个人领受圣灵。在那一天圣灵分两次降在他们身上:第一次是代表圣而公的教会降临在地上,那超地界、超时代、超历史的、永恒的教会按着神的旨意建立在人间,预表全教会的人受圣灵的洗,从罪人变成圣徒,成立了教会。第二次是代表教会的扩展,第二批领受圣灵的人,是听了第一批领受圣灵的人所作的见证以后,悔改受洗归入基督的那三千个人。

二、撒玛利亚人领受圣灵


    请注意,第二个受圣灵的经验是第八章撒玛利亚信徒的经历;第三个经验在第十章,哥尼流的家里;第四个经验在第十九章,是以弗所的信徒所经历的。这四次的经历到底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四次的经历(从使徒行传第二章一直到第十九章)其间相差二十八年,这不是很短的时间,我们不要以为这四次的经历是今天你、明天我,好像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当然我们相信,在那个时候每天都可能有很多人领受圣灵,因为当人愿意接受基督福音的时候,圣灵就会临到他们身上。所以,领受圣灵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但是,圣经并没有把每次领受圣灵的经历都记载下来。

    新约圣经这四次记载相隔二十八年,这仅有的四次很有预表性,这四次正好预表着世界归主的步骤,符合使徒行传一章8节的四个见证的范围 -- 「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徒一:8)。圣灵是逐步扩大宣教的范围,先以犹太人为中心,直到预表「地极」的以弗所。这其中有一个总原则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福音是先传给犹太人,后传给外邦人」。这样,神先拣选犹太人,使他们领受圣灵的洗和圣徒的地位,然后外邦人才领受圣徒的地位。

    接着我们还需要注意另一个原则,彼得是被差遣到犹太人中间作使徒的,而保罗是被差遣到外邦人中间作使徒的。上帝曾吩咐保罗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徒十三:47)所以保罗知道他是蒙差遣作外邦人的使徒,而彼得是蒙差遣作犹太人的使徒。但是有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发生在这四次的经验里面:第二章中没有一个人带头叫别人受圣灵或受圣灵的洗;第八章是彼得跟约翰去撒玛利亚叫他们受圣灵;第十章是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也是外邦人领受圣灵的第一次,但是,却不是派保罗这个外邦人的使徒去讲道,而是派彼得去。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其中有几件很奥妙的事情。

    第二章的经历是发生在犹太人中间,第八章是在撒玛利亚人中间,第十章跟第十九章是在外邦人中间。为什么神不让彼得作第二章和第八章的带领者,再请保罗来作第十章和十九章的带领者呢?彼得没有办法在第二章作带领者,因为第二章不是彼得劝人领受圣灵,连他自己也是正在等候上帝所应许圣灵降临的那个大日,他是领受者,他不是吩咐别人领受的带领者;他是在神面前祷告、等候圣灵来临的被动者,不是主动者。但是他领受了以后,耶路撒冷教会就派彼得跟约翰到撒玛利亚去,那个时候他就站在一个特殊的地位,吩咐别人:「你们要受圣灵,你们要领受圣灵的洗」

三、哥尼流家里的人领受圣灵 -- 福音突破狭隘民族主义的限制


    在第十章领受圣灵的是外邦人,为什么上帝还是派彼得而不派保罗去呢?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人和外邦人是不应当分隔的。而且,如果是派保罗去的话,保罗是在第九章才悔改接受主的,到第十章的时候,他的权威和他在整个教会里面的分量,还没有足够的资格代表教会到那个地方去,所以神差遣彼得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告诉犹太人:福音不应当被狭隘的种族主义所限制、捆绑。

    神差遣彼得去时,他用革命性的方式来把彼得那狭窄的民族思想、打开来,使他知道他没有办法限制圣灵叫全世界都领受福音的这个自由。所以当彼得要被差遣到哥尼流家里去之前,他在中午祷告的时候,看见一大包不洁净之物降在他的面前,神吩咐他:「起来,宰了吃!」彼得三次回答说:「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神回答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参:徒十:9-16)这是革命性的行动,正像旧约时上帝使亚伯拉罕看见审判大地的是耶和华而不是诸神;使法老王知道上帝是万国的上帝,而不只是以色列国的上帝;使尼布甲尼撒知道,但以理的上帝是审判万国的上帝,是诸神之神,他不是众神中间的一个,他是最高的神。不但如此,耶稣基督也已经打破了阶级、疆界的限制,他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又说:「。。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这就是渐进启示(Progressive Revelation),从旧约时代就开始,之后耶稣进一步颁布大使命,现在,上帝更进一步打破犹太人的禁忌,吩咐彼得到外邦人家里去。

    所以,我们也要知道,福音是给万国的,不是只给你我的,不是只给一族的,不是只给台湾的,而是给全世界的,所以台湾一定要派人到世界各地去。今天台湾派很多人到世界各地去投资,去做生意,到外面去赚钱,相较之下,台湾派出去的传道人太少了。

    我们一定要从以前的捆绑中间出来,一定要从过去的限制中突破,否则就不能明白福音的普世性。约拿是一个逃走的先知,为什么他要逃走?因为他内心里面没有外邦人的地位,因为他的思想中间没有普世性的观念,因为他整个狭窄的意志里面只愿意在神面前为以色列做一些工作。神说:「你到尼尼微去!」他马上认为这个异象、这个负担和他整个奉献的心态是不符合的。约拿画地自限,我们应当从约拿这种限制中出来。

    所以,外邦的圣徒第一次领受圣灵的时候,上帝并不是差遣保罗去,而是差遣彼得去,要让彼得先把这个普世的观念弄清楚,奠定教会的合一,免得因为有彼得派、保罗派。。。,各有自己的羊群、有自己的宣教范围,以致引起圣而公的教会的分裂和不合一。所以彼得一定要被派去外邦人中间作见证,亲眼看见神是公义的。这件事,后来在使徒行传十五章8-9节,彼得很惊奇地承认:「知道人心的上帝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这是外邦人领受圣灵成为圣徒,接受「圣灵的洗」的第一次。

    到了第十九章,外邦的使徒保罗就派上用场了,神亲自差遣他去以弗所作见证,使他们领受圣灵。

四、以弗所信徒领受圣灵

    使徒行传这四段经文,是全本圣经仅有的四处记录,提到圣灵降下,人领受圣灵成为真正归主之人的经历。第二章是使徒们自己领受圣灵,然后作见证,使另外三千人受洗悔改也领受圣灵。第八章是耶路撒冷的教会听见有很多撒玛利亚人归主、受洗了,但是还没有领受圣灵,就差遣约翰、彼得去叫他们要受圣灵。第十章,哥尼流家里的人还没有受洗,他们也没有听过福音,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耶稣的道,只知道要敬畏上帝,结果神差遣一个使者叫他去请彼得来传道。他们只是等上帝的话,什么都不明白,但彼得一开讲的时候,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然后他们才受洗;彼得并不需要按手,他一开讲,他们就受圣灵了。第十九章那些以弗所的信徒是已经听了亚波罗所传的道,已经受了约翰的洗礼,但是保罗来的时候问他们:「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我们没有听过什么『圣灵』。」「你们受洗了吗?」「我们受洗了。」「你们受的是什么洗?J「约翰的洗。」「那不够,你们要再奉耶稣的名受洗。」然后保罗就按手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有关「领受圣灵」的几种错误教导


    这四处的圣经,如果你没有统一的研究、比较、思考,去明白里面的原则,你一定会在神学思想上乱七八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人从这四段经文制造了一些很危险、很不可靠的教义。有些人教导:「要叫人领受圣灵时,一定要按手,『能力』才能从身上出去。」他们只引用其中的一两段经文来佐证自己的理论,而这个理论背后的思想是 -- 「能力在你身上,你不把能力流出去,新的就不进来,所以你要把能力流出去,神才会把新的流给你。」他们认为要继续不断得到新鲜能力的秘诀就是要为人「按手」。现在许多年轻人以为这就是真理,所以刚刚信主不久就这里按、那里按,连老人的头他也乱按一通。新加坡有一些年轻的「小组教会」领袖就是这样做,印度尼西亚有许多极端灵恩派的人也是教导这种「能力释放」(Release of Power)的道理,这种思想只是根据某一两段圣经延伸出来的。

    另外有些人教导:「你看,这些以弗所人,他们已经听了道、已经相信、已经受过洗,却还没有受圣灵的洗。所以你们在宗派里面所受的洗根本是不合法的,你们所听的道是那些从神学院毕业、满脑子都是知识的牧师传给你们的,他们就像亚波罗那样,虽然很会讲解圣经,却没有灵,所以你们受洗还不够,你们还要受圣灵的洗。」这一种现代「重洗派」的错误思想,就是只根据一段圣经(十九章)产生出来的。

    还有一些人教导:「第二章提到使徒们『说起别国的话来』,这不就是方言吗?第十章46节岂不是告诉我们:『他们说方言,称赞上帝为大』吗?第十九章6节也说:『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这就表示圣灵降下一定会有方言。」他们就从三个经验(不是四个经验)中归纳出一个教义:「领受圣灵的洗、圣灵降在人的身上,一定会讲方言,否则就没有受圣灵。」

    也有人教导:「奉耶稣的名受洗,还不等于得救,所以你需要第二次的经验。」为什么呢?「因为在撒玛利亚,那些人听了腓利所讲的道,大受感动,就接受耶稣,而且奉耶稣的名受洗了,但是他们还没有受圣灵。所以要彼得、约翰去的时候给他们按手,他们才受圣灵。」所以这些人就在许多教会里面说:「你的得救是不完全的,你受洗以后还需要接受圣灵的洗才算完全,否则你所领受的福音不是全备的福音。」这一类的教训都引经据典,但是都没有一个统一性总原则的认识,所以其中都有很多漏洞。

    请注意,第二章门徒领受圣灵的时候,他们自己奉耶稣的名受过洗吗?答案是「不知道」。第八章,那些人在被彼得、约翰按手使他们领受圣灵以前,曾经奉耶稣的名受过洗吗?是的,他们受过洗再加上按手才受圣灵。第十章,哥尼流家里的人领受圣灵以前曾经受过洗吗?没有。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耶稣基督」,什么叫做「奉主的名受洗」,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怎样受洗,他们是在听道并领受了圣灵之后才受洗的。第十九章,那些人已受了洗,但保罗说:「不对!还要再洗一次。」他们重洗之后,保罗为他们按手,圣灵才降在他们身上。

    你看!四段圣经,都是谈领受圣灵,但每一次的情形却都不一样!如果你没有把这四处都合起来一起研究,没有用统一性的总原则去处理的话,你可能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例如:只根据第十九章便说:「你受过洗还不够,你还要来我这里再洗一次(圣灵的洗)才是全备的。」请问这些教义背后的毛病在哪里?-- 他们只是根据一两段圣经,而没有把这四处都合起来看。其实第十九章在以弗所那些曾经听过亚波罗解经而受洗的人,他们所听到的并不是耶稣基督救赎和死里复活的道理,他们听到的只是有关于施洗约翰的洗礼。所以他们是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而不是奉父、子、圣灵的名(或是奉耶稣的名)受洗,所以他们不是「重洗」,请不要误会。

    此外,如果有人说:「一定要『按手』才能释放你身上的能力,才会有新的能力流进来。」那么为什么第十章,也就是彼得在哥尼流家里时,他没有按手,甚至也没有为他们祷告叫他们受圣灵,他只是开口讲道,圣灵就降在外邦人的身上。这不是第二次经验,不是「第二次祝福」(Second Blessing),不是得救以后再等等等,等了一段时间再受圣灵的洗变成「完备的」、「全备的」。

绝对的原则与相对的现象


    我们必须好好比较这四处经文。当圣灵降在耶路撒冷,降在那些等候、祈祷了十天的门徒身上时,有什么记号?有风吗?有大响声吗?有舌头像火焰降在每一个人身上吗?有方言吗?有。但是,同样是受圣灵,在第八章中有风吗?有大响声吗?有舌头像火焰降在每一个人身上吗?有方言吗?有按手吗?第十章,圣灵降在哥尼流家里那些外邦人身上时,有同样的现象吗?在第十九章中,圣灵降在以弗所那些人身上时,有同样的现象吗?把四次的现象都列出来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有些是绝对的,有一些是相对的。相对的,你不可以把它绝对化,当作每个人必行的教义去逼每一个教会跟你走。绝对的,你不可以把它相对化,以至于放松、妥协,使教会没有走在神的道路中间。求主帮助我们!

    我们要再详细比较这四次,看看哪些是四次都有的?哪些是有时有、有时没有的?哪些是只出现一次的?哪些是出现好几次的?为什么有的是受了圣灵以后才受洗?为什么有的是受洗了以后才受圣灵?这些都要去思索,然后我们才知道圣经不是可以随着私意随便解释的。圣经是上帝永远不变的道,是真理,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是我们生命中间所需要的教训,它指出永恒的路线。在下一讲中,我们要继续逐段来探讨这些问题,最后才来探讨「圣灵的恩赐」。

第一章 - 圣灵洗的预言与应验(上)第三章 - 四个“圣灵的洗”的经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