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搜索吗?

 启示论 - 启示与真理

(资料取自唐崇荣牧师的《启示与真理》)

第一章 - 启示是什么


重复按钮找关键字

 

●大纲●

信心与知识的结合

神藉着自然也藉着圣经来启示

启示的定义

启示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没有声音的声音

惟有人能够对启示产生反应

启示是神把自己显明出来

●经文●


信心与知识的结合


    「神学」(Theology )一词在希腊文是由两个字配合起来的,第一个字是 theos(神)、第二个字是 logos (道),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神的道」、「对神真理的认识」或「关于神的知识」。「对神的知识」不是传道、牧师们的专利;「对神的知识」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应当有的特权。圣经对我们说:「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何六: 3)可见神要我们认识他。「对神的认识」就是「神学」,所以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有神学,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有对神的认识。这样,「对神的认识」就成为我们信仰能够负责任的一个原因了。

    有许多人只有「信」,但是对于「信」却没有理性上的责任感。所以当人问他「你为什么信」的时候,他就说:「我信,所以就信了。」但是彼得说不是如此,当人问你「心中盼望的缘由」(彼前三:15)的时候,你可以讲出来,可以清清楚楚地向别人交代你「为什么信」。这样,「信仰」和「理性」就发生关系了,我们的知识就对我们的信仰产生了一个清楚的交代了。所以保罗说:「我也为这缘故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我所信的是基督,我知道我所信的是哪一位,我也知道我为什么信,我知道我怎样信,我知道我信他的结果是什么。这样,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信仰就结连在一起了。这个整合使我们能够有把握地站在神的面前、站在人的面前,这是基督徒的责任。

    在教会传福音的初期,神藉神迹奇事伴随着所传的褔音(来二:4),而人借着所听见的福音领受了拯救的好处。比较有思想的人就开始想「为什么我要信?」「为什么我不信呢?」所以理性就跟着信仰来做一些探讨的工作。所以针对比较有理性的人,我们的「布道工作」应当联合「护教工作」一起做。而护教的责任乃是为了要使人更明白为什么信福音;护教不是站在消极的地步,也不单是站在保护我们的信仰的地步,因为当护教为了福音而做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挑战性的护教工作上面。你不是对人家说:「我为什么这么信。」乃是对他们说:「福音这么好,为什么你还不信?」  --  这就变成一个挑战性的行动了。这样,护教的工作就变成正面的,在福音的工作上有分了。神学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把福音的内容讲得更清楚。所以我相信这几方面是不能分开的,我们应当把这些配合起来。

    布道需要神学,那么,已经信主的人需不需要神学呢?需要!因为我们的理性对我们的信仰要追问:「为什么你是这么信的?」正像奥古斯丁所讲的,他说:「信心看见了,理性就要明白信心到底看见了什么?」当信心看见别人所没有看见的,那时理性就需要明白信心所看见的是什么。这样,我们的知识与我们的信心就结连在一起,这样的基督徒才是有坚固根基的基督徒。


神借着自然也借着圣经来启示


    这一次的题目是「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这两个配合起来是一个大题目  --  那就是「启示」。「启示」的意思是什么呢?在这三天的聚会里面,我盼望可以把圣经里面关于启示的一些很重要的原则提出来。为什么把「启示」这个大题目当做吉隆坡一系列神学讲座的第一个题目呢?只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因为「启示」是知识的基础。神若不启示,就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知识。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你用你的恩、你的爱吸引我们到你的面前。主啊,我们更感谢你用你自己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明白你启示的真理。主啊,我们感谢你,你创造了我们的头脑,你也启示了永恒的真理,乃是为了借着你所启示的真理来管理你所创造的理性,所以求你引导我们,因为你应许说:『保惠师,就是父因你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并且要叫我们想起你对我们所说的一切话。』所以愿主你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被造的理性,听我们的祷告,使台上讲的、台下听的、翻译的、思想的,每一个人都被同一位圣灵引导,进入你那测不透丰盛的奥秘深处。这样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的。阿们。」

    我们来看一段圣经,诗篇十九篇。这第1到6节是一段,第7到14节是另外一段。我要你们思想,这两段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是怎样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两段会合在同一章里面?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它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它的热气。」

    「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在这里,我们看到第一大段是论到天上神所创造的、所安排的宇宙;第二大段则完全不再讲上面的事了,只讲神的道。

    第一大段所讲的是「诸天」、「穹苍」、「太阳」等等,这些在宇宙之间会「述说」、「传扬」、「发出言语」。而第二段讲的是上帝的「律法」、「训词」、「道理」 、「命令」、「典章」等等。这些到底在讲什么?这两段好像完全没有关系(全本圣经只有这一章把这两样好像完全没有关系的东西摆在一起)。这两段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你看前面一段讲什么?提到上帝的创造;后面一段讲什么?提到上帝的话语。前面一段是上帝借着大自然向人讲话,后面一段是上帝借着圣经向人讲话;前面一段是神的启示,后面一段也是神的启示。天上的受造界讲出一些神的话,圣经(受启示的言语)也讲出了一些神的话。换言之,上帝借着外在的受造物,也借着圣经的记载向人说话。

    这位上帝是说话的上帝,这位说话的上帝要把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工作向人显明出来。那么,我们从什么地方认识这位上帝呢?我作可以从被造的一切认识上帝,也可以从上帝的书(圣经)认识上帝。严格说起来,这就是上帝的启示的两个范围:第一个范围就是「普遍启示」,第二个范围就是「特别启示」。

    「普遍启示」成为神的见证,「特殊启示」也成为神的见证,那就是诗篇十九篇的两个方面。如果你研究过神学,再看圣经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有很高的关联性,每一段圣经都有它的重点,有它固定的次序,还有它的关联。我再讲一次:重点、次序、关联;你把这些看清楚了,你就知道到底上帝在这段经文里面要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叫做「重点」呢?就是在一段话语中间有其中心思想。什么叫做「次序」呢?就是有着不能颠倒的一些安排。例如:旧约先告诉我们神的圣洁、神的威严和神的公义,后来新约又告诉我们神的慈爱、神的怜悯和神的救赎,所以这个次序是很清楚的。我们先认识神的威严,才会看重神的赦免;我们先明白神的圣洁,才知道我们多么需要赦罪;我们先知道神的公义,才领受神的慈爱。这个次序是全本圣经有意的安排。至于什么叫做「关联」呢?就是指出这这一段经文与其它相关经文之间的关系  -- 是相似、相反、相呼应或相对照等等;你都明白了以后,读经时,你的概念就不会偏差了。我盼望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圣经不是随自己主观的意念任意去解释,而是从全本圣经的总原则去看每一个不同的部分要对我们说什么。


启示的定义


    我们现在言归正传。什么叫做「启示」?「启示」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打开奥秘」(the disclosure of secret or mystery )。例如:这个杯子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你怎么猜也猜不出来。不论你的头脑多么有逻辑,不论你头上有多少顶帽子,不论你有多少学位,你都没有办法看到。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而是一个不透明的瓷器,所以你的理性没有办法看透。如果你想要知道里面是什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个盖子打开。当你打开盖子的时候,你说:「我看见了!」这个盖一打开,奥秘跑出来,这就叫做「启示」。当上帝把真理的奥秘打开的时候,就叫做「启示」;上帝把奥秘解开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什么叫做「真理」 。所以,启示是知识的基础,启示是知识的惟一可能性;除非神先启示,否则人不可能有知识。你说:「可是我看到了一些事物,我就有知识了。我到无神论的学校去读书,我也有知识。」那种是太过肤浅的答案。

    你说:「我看到,我就知了。」「我听到,我就知了。」「我经验,我就知了。」「我证明,我就知了。」这些都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知识的基础」。你怎么知道?「我亲眼看见的嘛!」这是把你的「见」当做你知识的基础。你怎么知道?「我亲耳听见的嘛!」这是把你的「听」当做你知识的基础。你说:「我亲身经验的还不对吗?」这是把你的「经验」当做你知识的基础。

    很多人对经验基础的认识有他不同的主观性,但问题是,不只是你能看见,就连狗也会看,它看来看去,却不知道;猫也会听,它听来听去,却不明白。所以,为什么它们的看见、听见不能成为它知识的基础?同样经验一件事情,有的人体会伟大的真理,有的人一点也不了解。

    你说:「我经验过,所以我明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的孤儿,他年老的时候就创办了孤儿院;但是有的孤儿,他长大以后,就很讨厌上帝。为什么同样的一个经验,却有相反的反应?为什么同样的遭遇,有的人体会到一些真理,有的人却完全没有体会?所以,经验不是知识的基础,思想也不是知识的基础,感官的体验也不是知识的基础;在这几句话里面,我们就否定了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经验主义(Experimentalism )、实证主义(Positivism)等等哲学思想。那么,根据基督教的观念,知识的基础是什么呢?知识的基础是上帝的启示,上帝启示的时候你才有知识  -- 就连「二加二等于四」也是上帝的启示。为什么连「二加二等于四」也是上帝的启示呢?因为你是人,上帝使人有明白数学的可能。但猫不会对你说:「喵!二加二等于四。」因为它被造的时候没有明白数学的可能。人能知,这是一个神迹。你以为你「能知」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吗?

    历史上有一位很韦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令人百听不厌。这个人叫做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布拉姆斯一生只创作四首交响乐。他的第一首交响乐是用了差不多廿年才写出来的,他不是随便乱写曲的人。他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To write a symphony after that monster is not a pleasure.”意思就是:「贝多芬这个怪胎、这个大怪物,他作了那么伟大的交响乐,在他以后还敢写交响乐的,那真是一件很不好玩的事情!」所以布拉姆斯花了差不多廿年的时间起草、修改、丢弃,再起草、再修改......改到自己的脸皮都皱成像「肯德基炸鸡」那样时才发表了《第一号交响乐〉。发表的那一天,他把所有的草稿都撕毁,他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写那么久。而他的《第四号交响乐》,好像把他生的怒气都爆发出来了  --  当一个人很生气的时候,一定是很诚实的;因为平常你对别人很客气,那可能是虚假的,但你生气的时候,你会说:「我老实跟你讲好了......」意思是:平常你都不老实  --  布拉姆斯的《第四号交响乐》几乎是他想要把自己一生而所有的愤怒都毫不保留地发泄出来。这《第四号交响乐》太伟大了。当他年老的时候,有一次人家带他去听音乐会,他就坐在那里,这个快要死的布拉姆斯,他的记性已经模糊了,他听完了他自己的交响乐以后,非常受感动,你知道他问旁边的人什么话吗?他问:「这首交响乐很不错,是谁写的?」他都忘记那是他自己的作品了!他曾经那么用心、那么严谨地写下每一个音符,现在竟然变成到底是谁写的,他都不知道了!

    你能够知,那就是一个神迹,因为神愿意创造能知的人,人才有可能「知」;如果上帝没有把理性放在人里面,人连知识的可能都不存在。

    神造了人的理性,又预备了要让人明白的启示;神造了理性在你里面,就是要人做一个能知真理的人。但是「能知」和「对真理的知」是两件事情。你能知,可是你知不知真理呢?「能知」是一个潜能,而「能知真理」才是目的。你「能够知道真理」,这表示你已经有那个潜能了,但是要等你以后真正知道真理了,你才达到了知的目的。那么「真理」在哪里呢?真理不是知的本身。真理是真理,知是知。知什么?知「真理」。所以「知者」是主体,「被知者」是客体。「我知真理」,真理就不是我,我就不是真理,对不对?你们到底有没有想?你们听我讲,如果不肯用头脑,明天可以不必来;如果你听了感到很头痛,那是很正常的。你听上帝的道而头痛,比你挂虑东、挂虑西而头痛更有褔气。求主让我们常常思想上帝的道以至于头痛。


启示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好,我们继续想下去。我如果知真理,我就不是真理,真理就不是我。「我知真理」,就是「真理被我知」,真理被我知,真理就变成被动的了。「我知真理」,我变成主动的了,所以知者是主体,被知者是客体。这样「主」就不是「客」,「客」就不是「主」 。我知真理,而当我知真理的时候,我从「不知」变成可「知」的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有时候你做完礼拜回去时很高兴,你说:「今天我知道了很多我从前想知而没有机会知道的事情。」这种从「不知」变成「知」是一个神迹。我看见你们听道的时候,有些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表示你们知道了。那么你的头脑,从刚才还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一些,这个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那是一种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你请化学家、物理学家帮你查查看,一定查不出来;你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来查,也查不出来。心理学家只能查出你已经从不知变成知,他还是查不出到底什么叫做「知」、什么叫做「不知」。你的头脑还没有知以前是不是比较轻,知了以后就比较重?你说今天这篇讲道「分量很重」,但是,你听完了以后头脑并没有更重。所以那个「重」到底是什么「重」?我再讲下去大概大家都会神经病了。但是我有一个责任感,就是我要把很枯燥、很难懂的东西讲到大家很有兴趣,然后让大家发现,许多世界上讲不清楚的,只有神的道才讲得清楚,使人知道上帝的真理。

    到底是我知真理,真理才存在呢?或者是因为真理本来就存在,我才可能知呢?因为我「不知」,真理就不存在我里面;真理不存在我里面,就等于「真理不存在」吗?如果真理不在我里面就等于「真理不存在」,等到我知道真理时,真理才存在的话,那么真理会不会从不存在变成存在呢?当我把真理的知识从我脑里忘掉的时候,真理会从「存在」变成「不存在」吗?如果真理可以从「不存在」变成「存在」,又可以从「存在」变成「不存在」的话,这样的「真理」到底是不是真理呢?这样的「真理」如果不是真理,那怎样的「真理」才是真理呢?我想,很多问题一直想下去是很有趣的,但是我们很难得到真正的答案。

    真理不会从不存在变成存在,再从存在变成不存在。真理会从我记忆范围之外进到我的记忆范围之内,然后再从我的记忆范围之内,跑到我的记忆范围之外。当你曾经记得而现在不记得的时候,叫做「忘记」,那什么叫做「忘记」?你说「我忘记了」。你怎么知道?如果你忘记了你怎么知道你忘记?忘就是忘了,怎么还记得「我忘记了」?当你说「忘记」的时候,你是不是在表示你「曾经记得而现在不记得」那个叫做「忘记」?如果我「曾经记得」,现在不记得,那么现在那个不记得的东西就从我的记忆里面跑出去了。我记得我「曾经记得」但是现在不在我的记得里面,表示在你的记忆里面有一个空处,这个空处让你觉得里面曾经有东西,但是,你现在已经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可见,变化的不是真理,而是你对真理的「知」和「记忆」的问题。所以真理是不变的,不变的才是真理。对真理的「知识」和「记忆」是会变的。我从「不知」变成「知」,我从「记得」变成「不记得」,我从「没有记忆的空间」直到「记忆里面有了真理的空间」。这样,是我在改变,不是真理在改变!我把这个相似的逻辑一直推演下去的时候(我今天不谈那些,我只稍微提一点),你就发现,我们不是主体。虽然我们常讲我们有「主观性的真理」、「我自己有经历过这个」 ,但是在整个真理的范围来看,人对真理的认识只证明人是客体而不是主体。那么真理就变成增加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享受、增加我们生命丰盛的那个内容了。

    你说:「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因为明白觉得很高兴。就因为我们知真理,我们的生命内容丰富起来了;就因为我们知真理,我们的心灵享受了;这样,真理就加添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如果真理充实了我生命的内容,如果真理引导了我思想的方向,从基督教的眼光来看,真理就不是客体,真理是主体。那么,这个主体是谁呢?这个主体就是神自己。所以基督教说「上帝就是真理」。这样,上帝把真理启示出来的时候,知识才有可能。当上帝的真理发出光辉的时候,人的理性得着了知识。所以这个发出光辉的真理就是正在启示自己的上帝;启示自己的上帝也就成为一切知识的可能,启示就变成知识的基础。神启示了,我们才能知道;神如果不启示,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所以启示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那么,是不是上帝启示出圣经我们才能认识他?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说:「启示是属灵知识的基础,但是属世知识的基础就不需要经过启示了,我们读无神论的学校也可以得到知识啊!」这样说对不对呢?不对!连这些自然的知识还是神启示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上帝创造万有,整个创造界对有理性的人来说,就是上帝的普遍启示。上帝借着诸天来讲解他的荣耀,上帝借着穹苍来传扬他的作为。所以整个宇宙万物正在见证上帝的工作。

    当你了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你应该惊奇说这是一个刚刚好的距离。「哦!上帝啊,你这么爱人类,所以使我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刚刚好,再靠近一点我们都变成烤肉,再远一点我们都变成棒冰了!」这个创造界正在对我们讲一些知识,创造界正在传扬上帝的作为,当你看见这一切的奇妙时,你就有了自然知识,而自然知识也是启示的结果。

    你说:「我读书才有知识。」你要知道书,是别人写的,那些人怎么写的呢?他们研究自然,把研究的结果写下来,你才有书读的;他们研究地理,把研究的结果写下来,你才有地理知识;他们研究天文,把研究的结果写下来,你才有天文知识。那么你的知识从书来的,书的知识从哪里来的?你说:「现在的大学很容易,书的知识从别的书来的。」所以许多人写论文就是从别的书搬过来,这叫做「书面的移民局工作者」;他们从书里面搬、搬、搬,结果就拿到学位了!我不是说不要搬,我是说那个真正的知识是从神的创造去了解出来的,而神的创造就是知识的源头,这些知识只有人能得到。因为神不但启示了,神也创造了有潜在能力,可以领受启示的人。所以启示就变成了知识的基础。

    神是谁?神是有位格的真理的本体。而神的「自知」就是「有位格之真理的自我认识和真理的基础」。神的自启就是「有位格之真理本体的自我分享」。神是真理的本身,是有位格的真理的本身,而神的自知是绝对的真理的自我觉悟。那么,当他把这个「真理本身的绝对知识」启示出来的时候,这就变成了我们能明白知识的可能了,感谢上帝!


没有声音的声音


    我们现在再思想下去。当神把真理启示出来的时候,那就是神自我的分享。而神自我的分享,就在两个很大的范围里面启示出来了。第一个启示叫做「普遍启示」,第二个启示叫做「特殊启示」。什么叫做「普遍启示」呢?就是赐给每一个人的,就是在大自然中显明出来的,就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刻都可以看见的神的真理,这个叫做「普遍启示」。这「普遍启示」是不是只在某一个特别的时刻、某一个特别的地点、向某一个特别的对象启示呢?不是的!每时每刻,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公开、很自然地看见的那些真理,这叫做神的「普遍启示」。所以你看见宇宙万物,看见诸天的荣耀,看见星辰的运行,看见大地的法则、四季的循环、气流的运行等等,这些都把神的智慧、神的作为表现出来,每一个人都可以看见,每一个时代都可以看见,所以这种启示是不受地区、不受时代、不受对象影响的。如果你问:「神在这个时候还有启示吗?」我告诉你,有!是什么启示呢?就是普遍启示,那是永不止息,直到上帝结束这个宇宙的时候,那时普遍启示就结束了。所以普遍的启示不受时间的影响。普遍启示的时期就是从时间的开始和时间的结束作为范围,所以,在时间的起点到时间终点的任何一个时间都没有影响这个启示,因为连时间都是神造的,连空间都是神造的,在时间与空间的整个范畴里面,神的启示继续不断向人显明,这是神的普遍启示。

    神的普遍启示好像没有声音,其实有声音;好像没有言语,其实有言语,这是很奥妙的。在没有声音的中间谁听见声音呢?在没有言语的中间,谁听到言语呢?你说大概疯子或者怪人才会听到那些别人没有听见的声音。其实,诗篇十九篇就把这个奥妙性表达出来了  --  「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诗十九:3)。接下去说什么呢?「他的言语传遍天下,他的量带通遍地极」。这个叫做没有声音的声音,没有言语的言语。什么叫做没有声音的声音呢?什么叫做没有言语的言语呢?这个就是在无形之中要表达一个「道」,这个「无形之道」是那些有特别感受的人才会看见的。

    一九七二年我第一次到吉隆坡的时候,我发现路边有一些人在买一些原本在印度尼西亚是很便宜的图画。我看看,问卖的人:「多少钱?」结果那个价钱大概是印度尼西亚的的四倍到五倍那么贵,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图画,但是很多人不懂,就把那种很便宜的画用很贵的镜框镶起来,我心里说:「有没有搞错啊?」但是如果你到法国罗浮宫,到大英博物馆,到华盛顿的国家画廊去看那些伟大的作品,你看毕加索、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莫内(Claude Monet,1840-1926〉、雷诺瓦(Piee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尔(Raphael,1483-1520)等等画家的作品时,你会发现感觉完全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不好的图画,你看了就说:「看过了」,多看几次就讨厌了。好的图画你再看,你再看,结果它会对你说:「一直看,一直看,再看、再看」。甚至好几年之后,那些图画还会在你心里呼唤你回去看它们。那些好的图画是完全没有声音的,但正在发出一些比声音更大的声音,对不对?比声音更大的声音,那叫做「好的艺术」。好的艺术品继续不断的在传达美感、传达真理、传达智能,在传达一些很奥秘的言语,那是言语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那叫做「艺术」啊!我今天不谈艺术哲学了,谈艺术哲学还需要再花好几个钟头。

    柏拉图(Plato,427-347B.C.)对艺术所下的定义是「艺术就是对自然的模仿」。到了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 l452-1519)的时候,艺术变成不只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心灵的表达」  --  但是近代更流行的是「感觉或感情的表达」。所以艺术的定义太多了,我们今天不谈艺术哲学,但是你真正明白艺术的时候,你发现好的艺术继续不断在讲话,而我们个人一生所讲的话最多讲一代,死了就完了,但是那些艺术品可以对每一代的人类讲话。

    梵谷死了,梵谷的图画还在讲话,替它已经死了的主人在讲话;米开朗基罗死了,米开朗基罗所画的图画还在讲话。这个「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中国人早就明白的道理。我们不一定都有口才,有的人写情书时下笔有如行云流水,可是真正遇见意中人时就讲不出话来。很奇怪,越有意思的,越不好意思。越有意思,越表达不出意思来。所以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没有机会和他谈话,没有机会寄信给他,你就静静在旁边,用你很莫名其妙的心灵语言向对方「讲话」了,眼睛闪来闪去,很奇怪的(而对方也就感到怪怪的)。这种「情人的眼光」是很不一样,可是到底哪里不一样?科学家研究不出来,唯物论太肤浅,共产主义也没有办法下定义,连共产主义的人谈恋爱也都是用唯心论来否定唯物论。

    神创造万有,你单用唯物论去看,你看不到什么,但是如果你从「启示」的观念去看,你就明白刚才圣经所讲的:「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大自然继续不断在讲话,讲什么呢?大自然正在启示上帝。这表示什么呢?表示上帝借着大自然启示自己。所以,受造之万物就是神的普遍启示,神借着被造的万物启示出一部分有关于自己的真理,而这部分的真理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的。上帝借着所造的万物,正在对人讲话,这叫做普遍启示。但是,上帝还有一部分是人不能用一般的方法知道的,那是没有办法借着「普遍启示」告诉人的,只有借着「特殊启示」才能知道,因为「普遍启示」相当有限。


唯有人能够对启示产生反应
 

    现在我提到第二方面,上帝创造了能够领受启示的人。神在人的里面放了一种能领受启示的潜能,这个潜能是神所造的,人拥有能明白启示的潜能。这个潜在的能力在我们里面,是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个潜能是存在的,所以人是唯一能向神启示做出反应的活物。「我是谁?」我是人。「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人?」因为我有知识的可能。知识的可能,就是从启示出来的,而我对启示有什么反应呢?「我知了」、「我知了」 ,我知了后一定要有反应的。所以有一个人和你谈话谈到一半的时候,他说:「我知道了」。什么意思呢?你不要以为他知道就完了,他知道以后可能就要搞东搞西了。所以「知识」常常是「行动」的另外一个基础。启示成为知识的基础,知识变成行动的基础。那么人的知识就产生人对神启示的反应了。

    人对神的普遍启示怎么反应呢?请你注意。有了知识以后,我们怎么样呢?是不是变成像一部计算机一样笨笨的,里面有许多知识,却不会自行去运用呢?如果你把不对的资料放进去,它会不会自己想一想,觉得不对劲,就自己修改呢?不会!但是小孩子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真脑」,不是「计算机」,虽然是小小的,他会自己想的。

    我女儿九岁时,有一天和五岁半的女儿吵架,她抓住妹妹的衣服,你知道那个五岁半的妹妹对她说什么?她说:「你敢抓这里?我告诉你,耶稣在我里面!你一抓你就在抓到他,你犯很大的罪你懂不懂?」那个九岁的女儿被她这句话吓了一跳,就不敢抓她了,连这样简单的逻辑电脑都没有办法想出来。所以你以为科学很进步吗?我告诉你,计算机是很笨很笨的东西。只有神的创造才有这个反应,这个反应有一个主动性的潜能的发挥。而这个发挥不是机动性的,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主动性的。所以神造人的时候就把两种可能放在人里面,其中有很多的可能,但是我要分「对外」和「对内」两种可能来谈。

    第一种是外在的。就是「怎样活得更好?」怎样叫做「更好」呢?「更好」就是比「好」更好,「更好」比「坏」还更好,「更好」比「最好」更不好,而「最好」比「好」好得多,「好」比「不好」更好,「不好」比「好」更不好。那么,这个「更」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阶级意识,就是有价值的高贵和卑贱的分别。所谓高级或低级,什么叫做「高」?什么叫做「低」呢?人家说:「你的裤子太高了!」其实越高的裤子就是越短的裤子,但是越高的楼却是越长的楼。那么什么叫做「高」、什么叫做「低」呢?你说:「连这个也是相对的。」这个叫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再加上主观的反应之后就叫做「评价的能力」,这表示你里头有一个评价的标准。你有天文、自然、物理、化学等等知识,你现在像计算机一样,很多的数据进来了。你从上帝的创造,从自然界中间你发掘出很多自然科学;神的启示成为你知识的基础,你将物理知识归纳以后,你说:「我知道了,现在我懂得物理了!」然后呢?你就用你的知识去评价别人了。

    如果你喜欢过整齐的生活,你会把衣服都要烫得平平。后来年轻人看老人家都是衣服平平的,他心里想「这样不对!你们老人家都是衣服平平、脸皮不平,所以我偏偏和你作对,我衣服不平、脸皮比你平。」所以老人有老人的文化结构与价值观念的表达,年轻人也有他们另一套的表达方式。年轻人故意把新新的牛仔裤弄得破破旧旧皱皱的,这是他们的文化,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有他们的风俗习惯,有他们主观的批判和生活的方式,而这些东西总括起来就叫做「文化」。所以「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对上帝启示的一个反应。

    第二种是内在的。我们不但要知道怎样穿着、怎样讲话、怎样有礼节、怎样生活等等这些外在的、文化的讲究,我们也有是非善恶的讲究。我们会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动机呢?」「为什么我做错良心会自责呢?」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  --  对内来看,我产生我的道德的责任感,我定下我行为的准则,我要从众人以为好的事情中间定一些规条,使我的行动没有违反这个社会的规律,或者减轻社会舆论给我的压力。我们也会思想,如果我死了要到哪里去?那么这种对内心的声音产生反应的时候,结果产生了什么呢?产生了宗教出来。所以「文化」与「宗教」都是对上帝普遍启示所作的反应。

    人为什么有外在(文化)和内在(宗教)这两种反应呢?因为神自己把文化性和宗教性造在人的里面,然后神把普遍启示向人启示出来,使人在普遍启示中听见了外在的声音,又听见了内在的声音;我们看见了外面的见证,我们也看见了里面的见证。「外面的见证」和「里面的见证」总合起来,就变成我们的文化性和宗教性生活的总合。

    没有一个人可以活在没有文化、没有宗教的生活中,那些无神论的人其实已经把他们的「无神论」当做是他们的宗教了,所以他们说他们不需要宗教,事实上,他们是带着很强的宗教性的「绝对」精神在坚持着他们的无神信仰,所以,当一个人把无神论当做是一个绝对的真理来信仰的时候,他已经拥有宗教性的本质了。

    这样,我们看见人活在世界上,就会对普遍启示所包含的知识产生反应(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反应)。文化是人对上帝的普遍启示所作的外在反应,宗教是人对上帝的普遍启示所作的内在反应。而人类因着有文化生活和宗教生活,就与动物不一样了,因为人是唯一对上帝的启示产生反应的活物。对于上帝所发出的普遍启示,其它的受造之物并没有产生任何文化性和或宗教性的反应。我再讲一次,人是唯一对上帝的启示产生反应的活物。但是,请你不要忘记,人对普遍启示所作的反应只限定在一个「普遍」的范围里面,用人本的方法还构不着特殊启示的范围。

启示是神把自己显明出来


    现准我们看一段圣经作为今天讲座的结束。罗马书第一章,我们先看第18-19节:「原来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跟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你看见了没有?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了什么呢?第18节「显明」,第19节「显明」,19节结束时「显明」,第20节「明明可知」、「可以晓得」。你看见了什么呢?这是上帝的普遍启示,借着所造之物,我们无可推诿。虽然我们的肉眼不能看见上帝,但是借着所造之物,我们看见了,我们知道了,上帝已经显明了,不但在外界显明,也在内心显明  --  「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普遍启示的第一个范围叫做「外在的显明」,就是「借着所造之物」(19节)  --  这是不是只显明给基督徒?是不是只显明给使徒和先知们?不是!连一切不虔不义的人都能知道。所以你看见什么呢?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普遍启示是给每一个人的,连不虔的人、不义的人、阻挡真理的人、抵挡上帝的人都蒙启示了,每一个人都看见了上帝的启示,这种启示是给每一个人的,这个叫做「普遍启示」。

    普遍启示的两个范围:第一个范围叫做「外在的显明」,就是「借着所造之物」;第二个范围叫做「内在的显明」,就是「显明在人心里」。这两样事都证明神是神,这两样都不是人想象出来的证明,而是神自己所显明出来的见证。所以这一段圣经不用「证明」这个字眼,而是用「显明」这个字眼。是神显明,是神主动提供,并彰显出来的。

    最后一句话,普遍启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审判那些阻挡真理的人。所以今天文化和宗教对神的错误的反应都要受神最后的审判。求主帮助我们,今天我们如果明白神的启示,我们的反应如何?如果你读的书比别人更多,你对受造界的知识比别人更丰富,你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你的道德感受比别人更强,你的行为应当如何?多数的人在比别人更多知识的时候,不是先想到责任问题,而是先夺取上帝的荣耀,骄傲起来,那是很危险的事情。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不要像那些不明白真理的人,只有在片断的受造界知识中间来羞辱上帝。求主帮助我们,在神的创造的万有中间看见了神的荣耀,我们就过一个荣耀上帝的生活。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在我们的宗教行动里面,让神的荣耀居首位。

 

   

第二章 - 普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