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撒母耳记上 - 撒母耳、扫罗、大卫

第十六课 - 密抹之役(一) - 扫罗做了糊涂事

经文:撒上十三:1 - 23

主旨:在密抹之役前,扫罗在吉甲等撒母耳等得不耐烦,擅自献上燔祭和平安祭;这场试验暴露了扫罗灵性的软弱,他信靠的是人力马力,不是耶和华。

1。查考了撒母耳在吉甲的临别演讲后,我还有话说:

撒母耳说:“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上十二:23)

约书亚说:“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事奉耶和华。”(书二十四:15)

使徒们说:“。。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4)

至于你,弟兄姐妹们,你做了什么选择?____________

2。在第十四课,我说:“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扫罗是一个‘中性’的人物 - 不好也不坏,要等到他经过考验后,才知道他是否是一个合神心意的王。”在和亚扪人的战役中,扫罗率领以色列三十多万大军,将亚扪人杀得落花流水,轻易地过了第一关。今天,上帝要给他第二次更严格的考验,扫罗能够过关吗?

3。撒上十三:1 - 7  “1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2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Michmash)和伯特利山(Mount Bethel),一千跟随约拿单(Jonathan)在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 of Benjamin);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3约拿单攻击迦巴(Geba)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4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Gilgal)。5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Bethaven)东边的密抹(Michmash)安营。6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7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Gad)和基列地(Gilead)。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 我在第十一课曾解释这节经文:

扫罗王在位的年日:主前1042(?)- 1010年(解读撒上十三:1 的经文)

撒上十三:1 “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中文和合本)

撒上十三:1 “扫罗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作了以色列王四十二年(原文缺完整的年数,这里是按七十士译本加上的)。”(中文新译本)

这节的原文按字序排列如下(括号内原文是一个字):

(the son of a year)(was Saul)(when he became King)(and two)(years)(he reigned)(over Israel)

就算普通人也可以看出这节经文有问题。

早期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干脆把整节删除。

叙利亚版本(Syriac)则译为:当扫罗作王一或二年。。

他尔古(Targums)旧约亚兰文版本则译为:当扫罗开始作王时,他像一个天真的一岁小孩。。

圣经学者认为这节圣经在抄写时有遗漏数字,有的认为原文应该是:

Saul was ....years old when he began to reign, and he ruled ....and two years over Israel. (扫罗登基年.....岁;作以色列王....二年。)

不同版本用不同的数字来填补。根据利物浦大学 Prof K A Kitchen 的推算,他认为扫罗登基的时候年纪约 20 - 30 岁(最可能30岁),在位 32年(请参考他的著作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ld Testament, 2003),也就是主前 1042 至 1010年。根据考古资料,非利士人摧毁示罗祭坛约在主前1050年(第五课),这正好发生在扫罗登基之前。

不过有的圣经学者认为,这节经文是介绍一个君王统治历史的标准模式(撒下二:10,五:4,王上十四:21,二十二:42等)。编写历史的人一时忘了扫罗登基和在位的年数,就留下空白,等以后再填上,所以原文应该是:

“扫罗登基年____岁,作以色列王_____年。”

扫罗登基年几岁,实在无从考证;至于他作王多久,有的认为只有二年,如十九世纪的威尔浩生,他说希伯来文的“二”和“年”写法相去不远,抄写者把“年”(sny)写成“二”(sty),而原来的“年”照抄,结果就变成“作以色列王二年”。总之,我们已经无法肯定这节的正确读法。

“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Michmash)和伯特利山(Mount Bethel),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 of Benjamin);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 跟士师时代不同的是,过去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士师才召集各支派的人出来打仗;现在是君王时代,扫罗开始招募全职军人,共三千人,把他们分成两队,驻扎在不同的地方。

一队二千人,由扫罗亲自率领,驻扎在密抹(Michmash)和伯特利山(Mount Bethel)。密抹在哪里?请看图一。它是现在阿拉伯人的小村 Mukhmas ,位于耶路撒冷之北约11公里,伯特利东南约7公里,在深谷一条水流湍急的河 Wady Suweinit的北岸,迦巴(Geba)在其西南约 3 公里,隔着山谷和密抹遥遥相对,附近的地形崎岖不堪,通行只靠一条南北向的山沟,是一条险要的隘口(The Pass), 从约但河谷到便雅悯中央高地必须经过这个隘口才能到达,下文十四章 4节会再提及。伯特利山(Mount Bethel)的位置不明,可能在伯特利城东南方的一个山岭,伯特利城(Bethel)在耶路撒冷之北约 16公里。

另一队一千人,由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率领,驻扎在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 of Benjamin)。这是扫罗的家乡,在耶路撒冷之北约5公里。

这三千人有什么武装配备?从下文十三章 19 - 22 节的记载,他们手中没有刀枪,可能只是棍棒之类的东西。

“约拿单攻击迦巴(Geba)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 在新的君王制下,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的军事策略已从被动改为主动,过去是等敌人侵占自己的土地,士师才召聚民众抵御;现在是采取主动,向敌人的防地进攻。约拿单率领一千人攻击迦巴(Geba)非利士人的防营,把他们驱逐。迦巴(Geba)在哪里?它位于伯特利以南约 8 公里,耶路撒冷以北约 9 公里的一个交通孔道,是利未支派自便雅悯的地业中所得的城之一。王国分裂后,“(犹大王)亚撒王(Asa)。。吩咐他们将巴沙(Baasha)修筑拉玛(Ramah)所用的石头、木头都运去,用以修筑便雅悯的迦巴(Geba)和米斯巴(Mizpah)。”(王上十五:22)可见迦巴是犹大最北方的防城之一,故在王下二十三:8 有“从迦巴(Geba)直到别是巴(Beersheba)”之说。

“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Gilgal)。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Bethaven)东边的密抹(Michmash)安营。”-- 为什么有“希伯来人”和“以色列人”的区别?“希伯来人”首次出现在创十四:13 ,一般人认为创十:21 的“希伯”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原意是跨”或“越”或“另一边”,指从两河流域,即底结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那边跨越过来的人。旧约使用希伯来人时,如称亚伯兰为希伯来人,通常都是外人对以色列人的称呼。他们自己很少用这个名,因为有漂泊者,难民的贬义。所以有一些圣经学者认为这节的“希伯来人”其实是“哈皮鲁人”(Habiru),是一种游牧民族,在非利士人中当“雇佣兵”。这些人听见扫罗吹响的角声,就跟随扫罗到吉甲(Gilgal)。非利士人失去了迦巴(Geba)的防营,就聚集大军,来到伯亚文(Bethaven)东边的密抹(Michmash),要跟以色列人宣战。伯亚文(Bethaven)在哪里? 因为先知何西阿在何四:15 和十:5 用“伯亚文”(Beth-aven 原意是“罪恶的家”),以其谐音指伯特利(Bethel 原意是“上帝的家”)(比较何四:15和摩五:5),所以有人指这节的伯亚文就是伯特利。由于书七:2和十八:12 都有提到伯亚文,我们认为这是在伯特利附近的一个地方。我们不知道何以扫罗率军离开密抹,退到吉甲,让非利士人有机可乘安营在密抹。“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 NIV 把车数改为三千辆,因为原文是三十千,希伯来文“三十”和“三”只有字尾一字之差,抄写时很容易笔误,加上一般战车有马兵二人,所以圣经学者都觉得战车应当是三千辆,比较可信。何况主前853年,在 Qarqar 大战中,亚述王Shalmaneser III 统帅的马车也不过是四千辆罢了。

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Gad)和基列地(Gilead)。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以色列人见到敌人满山满谷,就害怕得不得了,有躲在山洞的,有过约但河成为逃兵的。按下文 15节,跟随扫罗的兵士从二千人减为六百人。

4。撒上十三:8 - 14  “8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9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10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11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12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13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胡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14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 上帝把扫罗放在一个极大的困境。由于非利士人像海沙那样遍布山地,以色列民与之相比,可说寡不敌众,加上他们全地没有一个铁匠(19节),所有打造铁器的设备都操纵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他们的兵器可能只是木棍之类的东西, 所以一种恐惧的气氛已经弥漫在吉甲的以色列全民中 。为什么扫罗不立刻发兵?理由有二:一、因撒母耳曾吩咐扫罗在吉甲等他七日,他在那里要献上燔祭和平安祭,并指示扫罗当行的事(撒上十:8 - 9);二、当时开战之前,必先由祭司求问耶和华。扫罗当时进退两难,等撒母耳来吗?百姓却不耐烦,相继离去;不等撒母耳吗?没有祭司献祭,怎能开战?

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上帝用这个处境试验扫罗。扫罗在这场试验中失败是因为他畏惧人,多过畏惧上帝。他选择自己献上燔祭和平安祭,这是超越职权,冒犯了祭司和先知的神职地位。他害怕非利士人,又怕得罪以色列民,他不知道为他们争战的是耶和华,这场试验暴露了扫罗灵性的软弱,他信靠的是人力马力,不是耶和华。“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靠马得救是枉然的。。”(诗三十三:16 - 17)这场试验也让我们看到,扫罗一点耐心也没有,献燔祭的时间不长,其实他只要再等约一小时,撒母耳就会来到。作上帝的仆人一定要学习等待的功课(祷告就是等待),大卫因为不敢篡夺上帝膏立扫罗的王位,他足足等了好多年!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胡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一个不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命令而行事的人,是不配作上帝的仆人。所以撒母耳说扫罗做了糊涂事,他宣判扫罗在位的日子不会长久。在圣灵的指引下,他也宣告上帝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作以色列人的王。当然一次的失败不等于永远的失败,上帝是一个给人机会的上帝,在他完全弃绝扫罗之前,他还要给扫罗一次试验的机会。

5。撒上十三:15 - 23  “15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 of Benjamin)。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16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Jonathan)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Geba),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Michmash)。17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Ophrah)向书亚地(Shual)去,18一队往伯和仑(Beth-horon)去,一队往洗波音谷(Zeboim)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19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20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21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22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23非利士人的一队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 of Benjamin)。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Jonathan)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Geba),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Michmash)。”-- 七十士译本多了一段经文:“撒母耳从吉甲起来上路(回家,就是拉玛),所剩下的百姓就跟随扫罗,从吉甲上便雅悯的基比亚,去会见战士们。”下文十四章2节,扫罗是在基比亚。

这是密抹大战前双方的军事布局(请看图一):

扫罗一队六百人在便雅悯的基比亚(Gibeah)安营;

约拿单一队一千人在迦巴(Geba)安营;

非利士人大军在密抹(Michmash)安营。

迦巴和密抹隔着山谷遥遥相对,密抹在山谷的北边,地势较高,可以监视山谷南边迦巴的动静。

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Ophrah)向书亚地(Shual)去,一队往伯和仑(Beth-horon)去,一队往洗波音谷(Zeboim)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 非利士人派出这三队掠兵 ,向中央高地挺进,大概是要对付周围的以色列人。俄弗拉、伯和仑和洗波音谷的位置,请参考图一

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 非利士人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冶铁的技术,以色列人要到大卫时代才掌控这方面的技术(代上二十二:2)。“但有锉”- KIV 译为 yet they had a file 是翻译有误,原文的“锉”是 hpsyrh pym ,hpsyrh 是价钱,pym 是重量单位 pim,一 pim 等于三分之二 shekel(舍客勒),或四分之一安士(ounce)。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锉铲、犁。。的价钱是一 pim”,这样的价钱在当时是相当昂贵的。考古学家在 Lachish ,耶路撒冷,Gezer 和 Tell En Nasbeh 找到刻有 pim 的重量单位。

密抹之役,谁胜谁负呢?我们下一课再见。

默想:

圣经学者 David M Gunn 说扫罗的失败是“命中注定”。他认为扫罗作的一切都是存心良好,但因为耶和华不喜悦以色列百姓求立王一事,所以把罪都归到他身上。扫罗的被弃绝,不是因为他不合上帝的心意,乃是他是一个“命定的悲剧人物”。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汉高祖刘邦开国的时候身边有三杰,就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扫罗一生召聚在身边的人是谁呢?圣经说:“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撒上十四:52)撒母耳在哪里?萧何在哪里?诸葛亮在哪里?如果他不懂得招揽智慧的人作他的谋士,他怎么能成为以色列开国之君呢?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