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要重新搜索吗?

基督教简史(五)- 教皇时期

(资料取自《中国企业福音管理教育学会》,作者:清泉)


重复按钮找关键字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使徒时期
第二章   苦难时期
第三章   国教时期
第四章   教皇时期
第五章   归正时期
第六章   复兴时期
第七章   多元化时期

附录:

1、基督教历史大事年表

第四章    教皇时期(590-1517 A.D.从大贵格利上位到马丁路德的更正运动;又称中古时期)

壹、    大贵格利
貳、    外敌入侵
參、    政教关系(初步的联合、权力争端的高峰、教皇衰微时期)
肆、    东西教会分裂
伍、    十字军东征
陸、    社会文化的增长
柒、    教会情况

    教皇时期,更确切的讲为中世纪。对于这千余年的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段:教皇的兴起,从大贵格利到贵格利七世(590-1050);教会权威极盛时期,从贵格利七世到波尼法修八世(1050-1294);教皇权势之衰微时期,从尼波法修八世到马丁路德的95条(1294-1517)。

壹、大贵格利

    贵格利(Gregory the Greek)生在罗马富贵之家,青年时在罗马城做一个官长。他父亲死后,贵格利承受很多家产;但他不愿享受这世界上的快乐,辞了官职,也把家产用作慈善事业,又把衣服和珍珠并各种的东西,分给穷人;而且建了七个修道院,自己做其中一个卑微的修道士。

    有一天他到罗马城的奴隶市场上,看见黄发的奴仆,问他是何国人?人说:“是英国人。”贵格利心想,这些美丽的英国人不信基督,岂不是很可惜?就想到那里去传道;但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因为教皇要他做官,派他到康士坦丁堡做他的代表。到公元590年人民公举他做教皇;他一听见就躲到别处去了;后来人民找着了,勉强他,他才应允。他成为第一位由修道士作教皇的人,在位共14年。

    贵格利对教会的贡献,大致上可分三方面。一方面是他出任教皇之后,就对罗马教会内部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使得西方教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再需要依附东方的教会;并且他极力支持罗马主教权位超过其他主教的说法,认为他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当时,君士坦丁堡的主教自命为“普天下的主教”,贵格利不承认他,且说,这是教皇用的名号,别人不可冒称;然而他自己却不用那样的名称,只称自己为 “上帝仆人的仆人”。他这个名称便成了以后教皇的称呼。

    第二方面,是他推行的一些慈善事工。当时西方社会正值无政府状态,一片混乱,又有瘟疫流行,全国遭难。他就运用他的组织才能,把救济工作组织起来,结果命名罗马的教会作为领导,在有系统、有规模的安排底下,促使西方教会获得一个大致上的安定局面。同时也使教会在西方在欧洲的大部份地区,有一股无可否认的影响力。

    第三,贵格利也大力推动修道院的安排。过去这些修道院的安排都是相当独立的,他就逐步把这些修道院的管理、控制收回,使得教会本身能够对这些修道院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当时意大利各处主教甚具权威,他就规定主教必须服在教皇权力之下,每逢主教上任须要由教皇赠授“白带”一条,表示他的承认。

    在此之外,贵格利与入侵的条顿族修好,要引领他们归信真道,并通过这种关系逐渐参与在地方政治的动作里面。并且贵格利成为第一个取得政治大权的教皇。虽然在法律及理论上,意大利仍属于东罗马帝国,但他在当地的权威大于罗马皇帝,在属世领袖的角色方面,他指派都市的行政首长,整军备武,并缔结和平条约。他使征服意大利北部的伦巴人不再南侵。

    贵格利在海外宣道方面,他使罗马教皇的势力伸张到远方。他曾打发一位名叫奥古斯丁的宣教士到英国宣教。透过他的努力,整个英国就归向了基督。在圣乐方面,他创始了贵格利圣歌(Gregorian Chant)。他又设立公共礼拜,组织唱诗班。有时候他的身体软弱,躺在礼拜堂,听儿童唱歌,若有不合调的,就指导他们。在神学方面,他主张:(1)圣餐是将基督再度献上为祭。(2)已故圣徒可帮助我们。(3)炼狱的存在。因此,后来人民的迷信一日比一日深。他死于公元604年。
 
贰、外敌入侵

    罗马帝国的边界长达16000公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遭到其他种族的入侵。波斯人是一大难题,他们的势力日渐强大;在波斯人之西是阿拉伯人,大多处在游牧状态,在当时最有见地的政治家也绝料不到他们会有一天占据半个罗马帝国以及整个波斯。

    罗马帝国在非洲诸省的南边是埃塞俄比亚人、利比亚人、柏柏尔人和摩尔人,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罗马帝国防务或士气的崩溃。

    西班牙由于地理条件——崇山峻岭及海洋作为屏障,似乎不会出现问题,没有人料到它在4世纪会为日耳曼人所有,而于第8世纪时又为回教徒占据。

一、蛮族的入侵

    高卢必须不断抵抗凶猛的条顿人;不列颠也只能得到为数不多的罗马军队的保卫,它经常要面对来自西方和北方之苏格兰人及匹克特人的侵略,并且要防止来自东方或南方之斯堪的纳维亚或撒克逊海盗的侵扰。当时挪威海岸存在一连串的海盗巢穴。

    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即由维斯图拉河、多瑙河、莱因河环绕的地区,居住着未来改变欧洲地图和国名的许多种族。帝国之外更高的生育率,及帝国内部较高的生活水准,使得罗马帝国有如今天的北美洲一样,成为其他种族移民或入侵的对象。

    自公元5世纪始,日耳曼各部族人如汪达尔人、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其他民族部落受匈奴族的驱赶,纷纷入侵罗马帝国的疆界,并在原罗马的属地上,建立起一系列王国。

    410年,西哥特人攻克了“永恒的城池”罗马,罗马被掠六天六夜之久,皇帝成了蛮族雇佣军的傀儡,西罗马帝国的倾覆已是势在不免了。当时各省一个接一个被中央政府放弃,或者任其被入侵的部落占领,或者让它通过城市的联合保持一个不稳定的独立。

    455年,汪达尔人在侵占了西班牙和北非之后,又越过地中海攻入罗马,成为第二批掠夺罗马的蛮族。同时,匈奴人与日尔曼人的战斗受挫,就转而进攻罗马城,幸有教皇利奥一世出面求情,总算保全了罗马城。

    476年,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在蛮族雇佣军将军奥多亚克的命令正式向元老院声明退位后,元老院派出一个使团赴东罗马朝廷,把帝徽送给当政皇帝。西罗马帝国崩溃了。

二、穆罕默德与回教的兴起

    麦加一直是受人朝觐的地方,在阿拉伯部落中间曾有以麦加和其他圣地为中心的一种宗教联盟,每年都有几个月的休战和停止血族仇杀,也有保护朝觐者和好客的习俗。在这些集会中有竞技会,还举行战歌和恋歌的比赛,得奖的诗歌在阿拉伯全境吟唱。克尔白(天房)是非常古老的麦加圣堂,这是一座用一块陨石奠基,用黑石建成的方形小庙。这块陨石被奉为神,阿拉伯各部落的一切小神都在它的庇护之下。在休战的几个月中,群众云集来到麦加朝拜克尔白,俯伏在地,与神石接吻,同时也从事贸易和吟诗。

    但是这些阿拉伯人所信的宗教已四面受敌,在犹太的许多阿拉伯人改变了原来的信仰,成为犹太教徒;也门相继受过犹太教徒、基督徒和祆教徒的统治。麦地那就有犹太教的倾向,它的附近有许多犹太人的居留地。而麦加则是当时异教崇拜的堡垒,因此它和麦地那不可避免地处于相互竞争和争吵的状态。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意即受到高度赞扬的人),大约在571年出生于麦加,他出身于贫穷的家庭,出生前父亲已经亡故,6岁时丧母,由祖父和伯父相继抚养,替人放牧。12岁开始随伯父除外经商,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25岁结婚,生有3男4女。直到他40岁为止,他在麦加度过了一段非常平凡的生活。他经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的一个山洞里沉思冥想。想象丰富的作家们设想过他在精神上曾有很大的争战,所以他怀着疑惑的痛苦和神妙的愿望去到沙漠里。

    可能他曾见到过叙利亚的基督教(聂斯多留派)各教会;几乎可以肯定他知道很多关于犹太教徒和他们的信仰,他们对那管辖阿拉伯300多个部落神的克尔白黑石抱着蔑视的态度。他看见过朝觐者人群,并注意到他们的伪善和迷信。这使他内心苦恼。

    40 岁时,他声称在山洞里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给他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最后的先知,传播安拉的启示。从此他开始了他的传教活动。最初只对他的妻子和少数亲近的人讲,他创作了一些诗句,宣称这些诗句是天使对他的默示。他主张放弃对偶像的崇拜,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唯一的主宰。指出人的最终归宿决定于他在世的行为,凡忽视唯一的神的人和恶人都会落入地狱,而信奉唯一的神的行善的人预定要到永恒的天堂,因此号召人们止恶行善,停止部落氏族间的争斗,限制高利贷,赈济贫困者。穆罕默德同进宣称在他以前的先知,尤其是耶稣和亚伯拉罕,都是神圣的导师,但他则进一步完成了他们的教导。
这个新宗教开始的几年只是一小群人的秘密信仰,包括穆罕默德的妻子、堂弟、仆人和朋友。612年,穆罕默德公开向麦加居民传教,信徒大多为社会地位低微的贫苦人和奴隶。贵族们极力反对他的信仰,认为他不仅破坏了传统信仰,而且动摇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影响了他们每年从克尔白的朝觐活动中所获得的利益。为此,他们先是对穆罕默德进行讽刺、嘲弄、责难,后来则对他和他的信徒们实行经济制裁和施加暴力。于是,穆罕默德命令部分信徒于614—615年分两批先后迁往信奉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但穆罕默德本人却没有离开,因为他的联系很广,他的反对者也不想掀起血惺仇杀。

    619—620年,穆罕默德的伯父和妻子先后去世,他的传教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在伊斯兰教史上被称为“悲伤的一年”。贵族乘机迫害,穆罕默德逃到麦加附近的麦伊夫,谋求建立传教基地。但由于当地部落头领的排斥,他在那里只停留了10天便返回麦加。这时穆罕默德声称他受安拉的恩赐,乘坐一匹飞马于一夜之间作了一次从麦加到耶路撒冷的旅行,并随天使一同登霄遨游,黎明返回麦加。由此,原为犹太教、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也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礼拜时的朝向。

    621—622 年,不少麦地那人邀请穆罕默德到麦地那去传教,并发誓服从和保卫他。于是,穆罕默德组织麦加的100多名穆斯林分批秘密前往。同时,麦加的贵族筹划谋杀穆罕默德,他得知后连夜逃出麦加,在追捕下经长途跋涉,终于在622年9月24日来到麦地那,受到先期到达的穆斯林和当地居民的隆重欢迎和热烈拥护,从此结束了他的艰难时期开始掌权。这就是伊斯兰教历史上著名的迁徙。后来这一年又被定为伊斯兰教纪元元年。

    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穆罕默德陆续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共同宗教信仰而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团。他首先制定了一个各族公约,规定穆斯林和当地犹太人应互相尊重宗教信仰,麦加是双方共同的圣地,不得在圣地引致流血事件,并共同防御麦加贵族的进攻。其次,他建立了一个以信仰伊斯兰教为共同基础的“乌马”(穆斯林民族共同体),把一切信教者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第三,先后在麦地那城外和城内各建一座清真寺。

    然而,犹太教徒对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的迁入始终怀有戒心。随着穆斯林的发展壮大,给当地犹太教徒的政治经济利益带来威胁,于是他们从怀有戒心转而采取敌视和反对的态度。大约在迁移到麦地那后16个月,穆罕默德声称接到启示,将礼拜朝向由耶路撒冷改为麦加的克尔白,确立麦加为伊斯兰教中心,与犹太教徒的关系破裂。

    穆罕默德积极组建军队,亲自率兵防守,并封锁麦加——叙利亚间的商道。624-627年,穆罕默德率领的伊斯兰军与麦加的联合军进行了几次交战,结果胜出,使得他在战略上由失败走向胜利。630年,穆罕默德率万人穆斯林大军进攻麦加,迫使麦加宣布信仰伊斯兰教,不战而胜,进驻麦加。穆罕默德清 除了克尔白神殿的一切偶像,禁止异教的活动,并乘胜击败麦加附近各地反抗的部落。631年,来自各地的许多代表团到麦地那向穆罕默德表示忠顺和信仰伊斯兰教,这是伊斯兰教历史上著名的“代表团年”,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他曾派使者向东罗马、波斯、埃塞俄比亚等国皇帝和埃及总督宣传伊斯兰教。

    632年,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第一次朝觐,他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重要演说,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作你们的宗教。”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伊斯兰教史称这次朝觐为辞别朝觐。

    穆罕默德未曾指定继承人,但是他曾选艾布·伯克主持过在麦地那清真寺的祈祷仪式,因此经过了一段纷争扰攘的日子,就根据这一事实,说服各阿拉伯回教领袖,共同拥立艾布·伯克为第一位哈里发(即代表之意)。身为穆罕默德堂弟兼女婿的阿里对这项选择大为失望,这导致了12次大战、一个王朝和一个一直扰乱回教世界的教派分裂。然而这也是阿拉伯人征服西亚的诸原因之一。在艾布·伯克就职之初,这些伊斯兰教领袖并没有想到扩张计划。当叙利亚的阿拉伯诸部落拒绝基督教与拜占庭帝国,并受到帝国军队攻击时,便向回教徒求援。这激起了他们反抗拜占庭的情绪,艾布·伯克立即给予军事支援。这一向外扩张的举动,反而促使阿拉伯内部的统一。

    导致阿拉伯对外扩张的原因很多。基于经济上的有:在穆罕默德前一世纪,政治上的衰微导致水利系统破坏,人口的生殖率超越了土地物产的供应量,渴望获得更多可耕地。
基于政治上的有:拜占庭及波斯两国由于战争及相互蹂躏而耗竭精力,日趋式微;地方政府苛捐杂税繁重,行政失误,不能保民。

    基于种族上的有:居住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阿拉伯部落,对于接受侵入者的规章及信仰,不觉得有任何困难。

    基于宗教上的考虑:拜占庭政府对基督一性论教派、涅斯多留派及其它宗派的高压手段,使住在叙利亚和埃及的大量少数民族渐趋离心,这一现象甚至发生在帝国的禁卫军中。
当征战逐步推进,宗教的角色也随之突出,狂热的伊斯兰教信徒热衷于“圣战”,宣称在圣战中死去,是进入天国的最好途径。阿拉伯军队经过严格的训练,号令严明,他们惯于艰苦及视战利品为报酬,他们能在饥饿的状况下战斗,而将丰盛的生活寄托在战争的胜利上。艾布·伯克曾提出圣战的精神:“公正、勇敢,宁死毋屈!仁爱为怀,毋杀老弱妇孺。不要摧毁草树、五谷及牲畜。言出必行,即使对敌人也要信守诺言。不要干扰遁世的宗教人士,至于其他的人则应强迫他们成为回教徒,或对我们奉献;如他们拒绝这些条件,就杀了他们。”

    军事扩张的最后原因:当这支胜利的阿拉伯军队吸收了众多饥饿及雄心勃勃的新兵之后,即使仅想维持足够的粮饷,就得要求他们去征服一块新的领土,一次胜利要求另一次更大的胜利。

    这样,阿拉伯人的征服行为,其快速超过罗马人,其持久甚于蒙古人,创下了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他们在一百年间横扫阿拉伯沙漠,征服波斯,贯穿印度,踏平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省,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未果,却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与北非,再以旋风之速从北非挥师,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西班牙;又越过庇里牛斯山,直捣法国。全欧洲都可能成为伊斯兰教区,这正是教会最为危机的时代。

三、都尔之战

    法兰克人成为护卫基督教的勇士。查理大将军呼吁境内所有臣民都投入战争。732年,查理的军队与阿拉伯大军相遇在都尔,双方对峙7天,未敢轻举妄动。终于在10月的一个周六,双方摆开阵势。阿拉伯军队大部分是骑兵,法兰克军队则全是步兵。后者严阵以待,列队成墙,挡住了阿拉伯骑兵的一次次猛烈的攻击。新月的旗号在上空飞舞,但十字架的旗号也在坚毅的飘扬着。都尔平原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然而亚拉伯人最猛烈的攻击终于被挡住了。法兰克军队离开战场时,手中仍挥舞着利剑。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一早,法兰克军队再度出阵,却不见阿拉伯骑兵的踪影。原来他们已撤退回西班牙了。

    都尔之役阻挡了回教浪潮的最高峰,法兰克大将军查理因而被誉为“马特尔”,意即“铁槌”,他成为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查理·马特尔”,又称“铁槌查理”。

    伊斯兰教大军的征伐虽然被阻止在都尔,但他们铁蹄所踏之处,教会损失惨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都曾存在过无数兴旺的教会,是初期教会最为活跃的地区,而今成为强烈回教化的地区,仅有几间衰弱的教会勉强生存。埃及开罗是今日回教大学的所在地,是其知识堡垒。北非和西班牙,阿拉伯人的后裔被称为摩尔人。经过800年的奋斗,西班牙半岛才被收回,但北非的教会在几百年间踪迹全无,直到上一世纪,基督教才借着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的殖民活动再度回到那里。不过,在非洲大陆,回教仍然是基督教宣教工作的巨大的竞争对手。阿拉伯人在基督教欧洲与异教东方之间筑起了一堵难以跨越的回教高墙。

叁、政教权力之争

一、教皇权势的崛起

    前文已提及,大城市的主教称为主教长,而且帝国里五大城市中,罗马这座城的特殊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中正逐步形成。当公元461年,大利奥死时,教皇制已完全建立了。后又因大贵利的影响,使得罗马的权威尤为明显。

1、历史事件加强教皇制

    许多环境的兴起有利于教皇权势的发展。历史上一连串事件的发生,似乎在将权威汇集到罗马主教身上。

    首先是蛮族的入侵。当时整个意大利都服在罗马之下,由于都接受基督教信仰,所以非常尊重罗马主教;当皇帝无法保护百姓时,罗马主教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竟能保护罗马城,免于蛮族的侵略。教皇大利奥也曾阻止阿提拉恐怖的征伐,以及汪达尔人的暴怒。罗马城的绝境竟成了教皇的机缘。

    西罗马的覆亡大大增进了教皇的特权。因为在罗马,再也没有皇帝的影子遮盖在主教之上,罗马主教变成西方最重要的人物。

    罗马教会派遣许多宣教士前往北欧各地宣教并建立教会。“日耳曼人的使徒”波尼法修与罗马主教非常亲密,因此,他在宣教时,奉罗马主的名工作。这些宣教士所设立的教会,很自然地尊罗马教会为他们的领袖。

    回教势力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及埃及后,为罗马主教除去了安提阿、耶路撒冷及亚历山大三个竞争的对手。回教势力也征服了北非,为罗马主教除去极可能竞争的对手——迦太基主教。

    教会又遭到极大的灾祸,这些灾祸无形中再度加增罗马教会首脑人物的权势。在人心有一个趋势,就是把罗马主教提升到全教会首要的地位。

2、以欺诈手段增进教皇权势

    一些人为的阴谋,藉着欺诈与伪造,成功地加强了教皇的地位和权势。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他们如何藉欺诈手段达到目的:

    大约在查理曼时代,出现了一份很怪的文件,称为“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Donation  of Constantine),内容叙述君士坦丁大帝因教皇西维斯特(Sy1veter)的祷告,麻疯病得以痊愈,在感激之余,他决定迁都至拜占庭,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目的是为了不让属世政府妨碍教皇的属灵政体。根据该文件,君士坦丁于离开罗马时,下令所有教会圣职人员都要臣服于教皇西维斯特一世以及他的继承人,此外,君士坦丁还将罗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省份、地区和城市都转移给教皇。因此,根据该文件,君士坦丁将帝国西方整个主权赐给了教皇。

    大约于九世纪中叶,又出现了第二份神秘文件,称为“伊西多尔教令集”(1sidorian  Decreta1s)。据说这些教令是由塞维尔的伊西多尔所收集的。该文件包括自第一世纪罗马的革利免到第八世纪贵格利二世期间,各教皇及会议所作之决定。根据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皇请诉,主教和教皇均不在属世政府辖管之下。“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也包括这份教令集中。

    所谓“圣品阶级”(hierarchical  system)是经过数世纪发展而成的,而“伊西多尔教令集”的目的,在证明第九世纪教皇所宣布的主权,早于数世纪前就实行了,

    这些文件历经数百年之久,一直被公认为是真品,无人怀疑其价值。直到公元1433年,库萨(Nicho1as  de  Cusa)首先指出”伊西多尔教令集”是 赝品。自此以后,这份文件被改称为”伪伊西安尔教令集”。公元1440年,瓦喇(Lorenzo Val1a)证明”君士坦丁御赐教产喻”是一份伪造文件。今天,天主教学者和基督教学者均同意这两份文件为赝品。

    假文件是很普通的事,只是这两份文件是假文件中最大的骗局;然而,当时它们所蒙骗的世界,是个非常无知的世代。整个中世纪都深信它们是真的,它们让教皇有充份的时间建立权威。

    直至公元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后,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不再成为罗马主教的竞争对手,罗马主教——当时的教皇,便高倨西方教会之首;君士坦丁堡主教长则高倨东方教会之首。
 
二、法兰克王朝

    法兰克王朝起初是今天法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小的部落。法兰克人在国王克洛维(Clovis)的领导下,扩张势力至全高卢省,从此高卢被称为法国。法兰克人是蛮族入侵罗马后,第一个归信基督的日耳曼部族。国王克洛维的信主经过与君士坦丁皇帝非常相似:在一次激烈战争中,他看到十架显在天空,他发誓如果此役得胜就做基督徒,打完胜仗后,他和三千名部属同时于公元496年圣诞节受了洗。

    过去都是个人接受基督,从这时候起,只要一个国王信主,整族人都同时信主。

    法兰克人所信的是根据尼西亚信经的正统基督教信仰,因此从起步开始,他们就与罗马天主教会完全一致。其他日耳曼部落所接受的则是异端的亚流派信仰。 在克洛维王的子孙中几乎都是无能之辈,到了回教崛起。法兰克军队在查理大将军的带领下获得胜利,法兰克的实权就一直握在查理马特尔的手中。
 
三、政教联合的初步

1、陪平王

    查理马特尔的儿子“矮子陪平”获得和父亲一样的高位,但他仍不满足,竟废了克洛维皇裔的最后一个弱王,将他放进修道院,然后自登皇座,但他认为此举必须得到教皇的赞同,而这时的教皇撒迦利亚(Zach-arias)早已准备同意他的行为,说:“有国王之权的人也当拥有国王之名。”因此,于公元751年,陪平正式被教皇加冕为法兰克王 。

    这件事当时从表面来看很单纯,然而却造成了长远的影响。毕竟,陪平要求教皇的批准总不是件寻常的事。从此,教皇开始有权立王废王,成为帝国在西方重建的第一步。这件事也造成后来教皇与皇帝之间强烈的斗争,这段斗争史占了中世纪历史的大部份。

    教皇撒迦利亚要求陪平对付伦巴人,以回报教皇,因为伦巴人一直是他权位与安全的威胁。于是陪平进入意大利,打败了伦巴人,并强迫他们把领土的一部份割给教皇。从此便开始了所谓的“教会领土”。教皇不但管理教会的事务,也成为属世的统治者。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公元1870年,后来意大利重新立国,将教会领土置于国家的一部份。

2.查理变成查理曼

    矮子陪平于公元768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卡勒门及查理同时即位。但卡勒门于公元771年去世,查理便独揽大权,正式开始统治。

    公元800年的圣诞日,当查理正跪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中时,教皇突然将一顶皇冠加在他头上,藉此举立他为“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

    查理所处的时代是个没有法纪的时代,凶杀、抢劫被视为平常;人们野蛮、无知而粗俗。基督教在西欧也极不稳定。查理所统治的范围,像是在异教与回教大海中的一个“基督徒岛屿”。

     这位在公元800年圣诞节被加冕为皇帝的人物,成功地为西欧人民取得三项无价之宝:(1)法律,(2)文化,(3)基督教。这也就是他为什么配称为“查理曼”(Char1emagne,查理大帝之意)的原因。这三件事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法律代表和平,能保障个人生命与财产;文化代表知识,能充实生活;基督教代表真实的宗教信仰,能提高灵性。

    查理曼毕生为这几件事而奋斗。他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认真推行,为国家带来安全与秩序。他在全国推广学校,培养文化气息与学习气氛。但以征服者自居的蛮族,轻视有文明的罗马人,而傲慢地认为文化是颓废的东西;查理曼便在自己的住处设立皇宫学院,并以身作则做该校学生。他试着学读书和写字;可惜由于手腕长期挥舞沉重的军斧,过分有力,使手指无法学会握笔。

    查理曼几乎一生都在打仗:首先与伦巴人争战,于公元777年灭了伦巴国,并把伦巴王的“铁冠”(当年大贵格利为了讨好伦巴人,将一个据说上面有耶稣钉十架的钉子的冠冕赠与伦巴王)放在自己的头上。接下来,他自回教徒手中解救西班牙,将回教势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后,直达伊博河。

    查理曼也与撒克逊人争战。撒克逊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强族,占据德国北部地区,极其凶悍野蛮。查理曼经过好几次艰苦的战役,才将他们驯服,并将他们的领土归属自己权下,又用剑强迫撒克逊人接受基督教。

四、权力争夺的高峰

    一直以来,有关教会与政治的关系都很难处理。两者之间只有三种可能;一为教会高于政治;二为政治左右教会;三为政、教剥离。在当时当然还没有政教分离的概念,更何况,当时教会本身就是一股相当大的力量,因此政教之间权力的争夺势必发生。

(一)教皇尼古拉一世

    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年代为公元858至867年,他为教皇地位及权势立下坚固的基础。奥古斯丁所写的”上帝之城”大大影响了中世纪,也激发了查理曼大帝,同时给尼古拉一世深刻的印象。他定意用自己一生的年日,把书中的理想实行出来。

    他深信:“所有主教都是教皇的代理人,教皇是全教会的统治者,教会超越所有属世权势。”尼古拉一世虽然在发展教皇权势上不遗余力,但只止于某个程度。然而他对教皇权势的宣告,却成为后继教皇奋斗的目标。权势几乎达到此目标的教皇,有贵格利七世与依诺森三世(Innocent Ⅲ)。不过,没有一个教皇比尼古拉一世对教皇权势作更大的宣告。

(二)国家对教会的控制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被他的三个孙子瓜分:一位得到莱茵河(Rhine)东之地,在历史上称为东法兰克王国,这是后来德国的起始;一位得到缪士河(Meuse)及隆河(Rhone)以西之地,即西法兰克王国,国土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及荷兰;第三位得到这两国中间一条狭长地带,包括意大利,称为中间王国。查理曼在混乱中建立了秩序,但他的继承人却不能像他一样抵御新来的敌人。从东边,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骑马入侵;从北边,有野蛮的斯干地那维亚人乘船进攻,他们沿河而下,在荷兰及法国上岸。来攻的敌人全是异教徒,每到一处即大肆劫掠,烧毁教堂、修道院,并杀害无数居民。三百年之久,基督教欧陆流传着一句祷告文:“主啊,救我们脱离斯干地那维亚人!”

    欧洲再度进入混乱局面,就在这混乱中,兴起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下的诸侯之间为了互争领导地位,经常打仗。能控制罗马的诸侯便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权。

    意大利的贵族一直以来对选立教皇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尽力将自己的心腹放在教皇皇位上。在九世纪至十世纪一、二百年间,教皇的选立往往受几个大家族操纵。从公元891年教皇司提反六世去世,到公元955年教皇约翰十二世登位,其间不下20位教皇。这时期实在是教会最羞愧、最耻辱、最混乱的时期。

    在主后904-963年间,一个家族得势,教皇的实权便落在这家族最有影响力的奥多拉和马洛吉亚母女(两个名声败坏的罗马贵族妇女)手中。她们母女三人用美色及各样的手段,控制教皇,教皇的皇位便往往由她们的情夫、儿子及孙子占据。例如,马洛吉亚就是教皇塞尔吉乌斯三世的情妇,在罗马有很大势力,曾废黜教皇约翰十世。以后的教皇约翰十一世、利奥七世、约翰十二世都是她的儿子。这时期的教皇的统治被称为"淫妇专政"。

    主后955年,她们一位孙儿未满十八岁便登上教皇皇位,号称约翰十二世。教皇约翰十二世登位后便向德国国王奥图一世求助;奥图一世(Otto I)是个强人,他藉着拥有广大土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之助,兼并了许多公侯贵族,因为任何贵族的力量都抵不过国王与教会的联合势力。从这时起一直到拿破仑(Napoleon)时代,德国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不仅拥有教会管理权,同时也是属世的统治者。奥图一世的大权在于他能指派主教及修道院院长,在当时,这种大权叫做”授衣礼” (1nvestiture)(所谓”授衣礼”就是授与当选主教戒指及权杖,作为地位的象征),而奥图一世并非圣品人员,他以平信徒身份将这些象征授与当选的主教,所以称为”平信徒授衣礼”(Lay 1nvestiture)。毋庸置疑地,奥图一世所指派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是一些愿意支持他的人。

    奥图一世果然援救了教皇约翰十二世。为表示感激,教皇于公元962年2月2日为奥图加冕为帝,使这个在查理曼懦弱的继承者手中分崩离析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度恢复起来。 虽然后来约翰十二世因罪恶滔天而被废,但由于教皇求助于德王,使教皇制又跨进了一个新世纪。在这以前,所有教皇都是意大利人,现在这个传统被打破了。德王奥图三世于公元999年把他的老师、大主教加贝(Gerbert)放在教皇宝座上,成为第一个法兰西教皇,号称西维斯特二世。加贝是当时最富学识的人。他的前一任教皇贵格利五世是第一个日耳曼教皇。
到了主后1012年后,教皇的皇位被意大利特士堪(Tuscan)家族所控制,他们于公元1033 年立本尼狄克九世(Benedict IX)为教皇。当时,本尼狄克只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后来他成为品行最卑劣的一位教皇。由于他的行为太败坏,以至于公元1045年被特士堪家族的对头克里仙祖族(Crescenzio)逐出罗马。他们另立了西维斯特三世为教皇。但过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罗马,继续教皇职位。并且无耻地以一千磅银子的代价将教皇职位出卖给贾德恩,这人就成为教皇贵格利六世。(这种以金钱购买教会职位的罪恶行为,在历史上称为“西摩尼”(Simony)即“圣职买卖”)。这项无耻的交易泄漏了风声,群情哗然。结果,本尼狄克拒绝将他出售的教皇职位交出来;因此,在罗马就有了三个彼此对立的教皇同时存在:西维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贵格利六世。

    这个教会就是所有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论复原教徒或天主教徒,都当为这段黑暗的日子伤痛。

(三)克吕尼革新运动

    在这种黑暗的局面下,有一位是亚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于公元910年在法国东部的克吕尼创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该院严格执行禁欲生活,于是“克吕尼运动” (C1uny  movement)广传到其他修道院。“克吕尼运动”的目的在于革新圣职人员、修道士及教皇制。这次改革运动影响到西欧各国许多修道院,不但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修道士、神甫与主教,也影响了无数平信徒,为他们带来心灵、思想全面的革新。

    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并维护健全的教皇制,克吕尼运动的改革家们决定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的亨利三世求援。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诚的信徒,非常赞赏克吕尼运动。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宗教会议,把西维斯特三世革职,同时逼贵格利六世辞职,并将他放逐到德国。他又召开另一次会议,将本尼狄克九世革职。教皇座位本来就不能容三人同坐。现在,这三位竞争者相继被摔下了宝座。

    为了避免再卷入罗马的腐败,亨利三世另选一位德国主教就任教皇职,就是教皇革利免二世。然而这个教皇与继任的教皇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尔主教为教皇,是为利奥九世。

1、教皇利奥九世

    他在位五年(公元1049一1054年),是克吕尼运动的强力支持者,正因为他有改革的热诚,才被皇帝指派为教皇。

    他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组红衣主教会议(College of  Cardina1s)。原来在罗马早已存在所谓红衣主教,这些红衣主教是教皇个人的助理及顾问。

    利奥九世即位之初,就发现这个红衣主教会议全部成员都是罗马人,他们来自罗马的贵族,长期控制教皇,腐化了教皇制,而且不理会克吕尼革新运动。教皇利奥九世重新任命接受克吕尼运动的人为红衣主教,并从不同地区挑选新的红衣主教。这样,围绕着他的一群顾问,不但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是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人。

    这样新教皇不遗余力地推动革新,他走遍德国、法国,在各地召开宗教会议,也在各地加强教皇的权势。他所做的一切事,深得克吕尼修道院院长笋哥(Hugo)的合作。他强调三件事:(一)神甫绝对禁止结婚。(二)不得实行圣职买卖。(三)非经圣职人员及会众选举,没有人可担任教会职务。

    不过在利奥九世在位时,有一事是相当遗憾的,那就是因为与东方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彼此不和,最终导致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2、尼古拉二世

    教皇利奥九世去世后,德皇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国人为教皇,号称维克多二世(Victor II);但他只在位两年(公元1055一1057年),而亨利三世也于公元1056年突然去世。此时,教皇制虽然已脱离罗马贵族的控制,然而还是藉德皇之助而维持的,事实上,教皇制不过是换个主人而已。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原因使克吕尼改革家们容忍皇室对教皇的控制:(一)这似乎是教皇制摆脱罗马贵族的唯一之路。(二)虽然德皇亨利三世也像罗马贵族一样垄断教皇制,但他对革新运动非常赞同,罗马贵族则完全反对。

    如今这位神圣罗马帝国能干的皇帝去世了,即位的亨利四世只是一个六岁孩童,当权的是他软弱的母后爱格妮。因此,克吕尼改革家们深信,这是教皇制摆脱皇室控制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克吕尼革新者们的努力下,经由罗马圣职人员选出了一位新教皇司提反十世。这件事完全没有经过皇室的决定或影响,甚至根本没有咨询太后爱格妮的意见。

    教皇司提反是个能干的改革家,他宣称所有的圣职都需经“教会”按立,平信徒毫无权柄。他极力反对“平信徒授衣礼”。不过他深怕与皇室之间产生摩擦,没有推行他主张。司提反死后,罗马的贵族想夺回对教皇的控制权,这时在希尔布兰得的帮助下,佛罗伦斯主教被选为教皇,号称“尼古拉二世”。而且,从那时起,希尔得布兰成为教皇背后真正掌握大权的人,他成为教会历史中杰出的人物之一。

    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最重大的事是建立选举教皇的新方法,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选教皇的大权自意大利贵族及皇帝手中释放出来。

    公元 1059年,在罗马召开的宗教会议中,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废止了“平信徒授衣礼”。同时提出这项新的选举方法如下:前任教皇去世时,先由红衣主教们提出继任教皇的名字;待红衣主教作出抉择后,他们再征求罗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此次会议的宣言中,仅含糊地提到年轻德皇亨利四世之名,以示礼貌,但却丝毫未提皇帝与选举有任何关系。宣言中也定下一个规条:即教皇可以选自不同地区,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罗马以外举行选举,不管选上者当时是在哪里,他可以立时拥有教皇职位的全部权势。

3.希尔得布兰(贵格利七世)

    约于公元1020年,希尔得布兰出生在意大利一个穷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罗马圣玛利修道院的院长,希尔得布兰便在这个修道院受教育。他身材矮小,声音微弱,外表平凡;然而他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他有敏锐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及火热的心灵。

    从教皇利奥九世及之后24年中,希尔得布兰先后担任了六位教皇的总参谋,积极推进克吕尼革新运动。

    公元1073年,在一个危急情况下,他自己成了教皇。这件事完全出乎意料,而且相当不合理。那时,希尔得布兰正在拉特兰宫主持教皇亚历山大的丧礼,群众们突然高呼他为教皇,他们狂热地将他抬到圣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为教皇。就这样,希尔得布兰未经提名选举,没有按1059年宣言的规定而成为教皇。于是,过不久,红衣主教们举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认此事合法。

    希尔得布兰深信,神所预备并指派为这国度实现的代理者就是教会。他进一步深信,教会的头——教皇本身,就是基督的代表(christ’s vicar),在他的观念中,教皇高于一切,包括王子、国王、皇帝及所有人民,而教皇只向神负责。为了使教会配成为神国度在地上的代理人,贵格利七世认为教会与圣职人员均需按克吕尼的标准改革,为了铲除革新的障碍,“授衣权”必须自皇帝手中转移到教皇手中。然而这对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当时在贵格利七世与国王亨利四世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权力的争夺战。

    1075年,教皇贵格利七世趁德皇势微之际,再度禁止“平信徒授衣礼”。然而就在同年后半年,亨利四世由于在军事上大获全胜,深信自己有够强的力量反抗教皇,便公然违反教皇的禁令而给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礼。当年12月到次年1月24日,贵格利七世与享利进行了一场笔战,互相指责对方。

    1076年2月14日,争执发展到一个新高,在罗马一个会议中,教皇严肃地宣布革除国王教籍,并废除他的王位,除非他悔改。此时德皇也不含糊,他颁了一道谕令,给罗马百姓,以激烈的口气要求他们将“修道士希尔得布兰”逐出罗马城。

    但是,德皇的谕令没有罗马人理会,而教皇的要求却在德国掀起了热烈的反应。公元1076年10月,德国贵族们举行一次会议,大部份人主张立刻废黜亨利,全体都希望将他降卑。最后贵族们决定第二年二月在奥斯堡再举行一次会议,由教皇亲自主持。在那次会议中,他们将给德皇亨利一个机会澄清罪名。如果一年之内,教皇贵格利还没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将失去王位。这段期间内,他将被软禁在斯拜尔城(Spires)中。

    这时亨利处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他可以感觉到皇冠正在往下滑。为了挽救王位,他愿意做任何事。因此,他给教皇写信说:“谨遵臣民之意见,本人愿意从此尊重并顺服使徒职任及您教皇贵格利。既然本人已被判触犯重罪,愿意呈上无辜之证明,或接受惩罚,或遵行您所规定,足以抵罪的补赎之礼。”

    亨利必须在一年内获得教皇的宣赦,取消”革除教籍”的判决,因此他设计逃出斯拜尔城,带着妻子白莎(Bertha)、小儿子及几个忠心的随从,前往意大利。在酷寒的冬天,冒着刺骨的冷风,越过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

    与此同时,教皇正启程北上,前往奥斯堡会议。当他行过塔斯卡尼时,听到谣言说,亨利带军前来。于是,贵格利转道避近卡诺撒堡(Cast1e  of  Canossa)的坚固城墙中。
公元1077年1月25日,亨利爬上卡诺撒堡的山坡,敲打城堡的外门。外门开启,有人领他穿过第一道围墙及第二道围墙的墙门,但第三道墙门却仍关闭。亨利在第三道墙门外的庭院中,整整站了一天,全天禁食,在他衣服外面,罩着悔罪者粗糙的毛织长袍,光头赤足站在寒冷的雪地上。日暮西沉,大门仍然紧闭,这一天他不得其门而入。第二天依然。

    直到第三天,当下午即将消逝之际,公元1077年一月27日的黄昏,第三道门终于徐徐开启,让亨利进入。

    现在戏剧上演了:

    亨利四世流着泪,伏倒在地,他亲着教皇的脚,恳求他的赦免。于是,教皇贵格利宣告赦罪,并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决令。

    最后,亨利可以说事实上“勒索”到贵格利的宣赦,因此也就恢复了王位。藉着在教皇面前的降卑,德皇在臣民与贵族面前获得外交上的全胜,亨利可以说是“以屈尊取胜”的人。

    卡诺撒事件并未结束亨利和贵格利之间的摩擦,它是最戏剧化的部份而已。接下来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德国和意大利分裂成两个阵营:亨利在德国的对手们,于 1077年推选了斯华比亚的鲁道夫(Rudo1ph  of  Swabia)为王,于是,在德国有了两位对立的皇帝。当年,亨利和鲁道夫争战,后者重伤而死,内战在德国境内继续,到处是残杀暴行,将德国夷为废墟。

    鲁道夫死后,亨利整军前往意大利,围攻罗马,将城夺取。亨利随己意使“反教皇” 就职,教皇也立刻为亨利加冕为帝。贵格利听见亨利率军前来的消息,立刻逃到台伯河西岸的圣安格罗堡(The Cast1e of St. Ange1e)避难,并向意大利南方的诺曼底人求救。诺曼底大军抵达,亨利带军撤退。诺曼底人为报复罗马人投降贵格利七世的敌人,进城后大肆屠杀抢掠。虽然这不是教皇的责任,但它足以使罗马人对教皇充满忿恨,使教皇此后不得立足于罗马,只有随诺曼底人回往意大利南部。

    公元1085年,贵格利七世死于南行途中的沙勒诺城(sa1erno),去世时是个心碎的老人。临死前,他说:“我酷爱正义,恨恶罪恶,因此我死于放逐。”

4、沃木斯协约(The Concordat of worms)

    贵格利七世死后,为“授衣礼”的奋斗,又继续了三十五年。公元1122年,经过长期疲惫的争斗,终于订下了双方同意的沃木斯协约。根据协约,由教皇在继任主教的“授衣礼”中颁赐属灵职位的象征(戒指与杖),而皇帝则以“权杖之触”颁赐封地。

(四)教皇权势的高峰

1、亚历山大三世

    贵格利七世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卡诺撒的光景却成为历代教皇的向往。当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教皇的权势高涨,教皇与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之间,发生强烈的摩擦。最后,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公元1177年,皇帝亲自到威尼斯(Venice)的圣马可座堂,在教皇面前,把皇服铺在石灰地上,跪在上面,亲吻教皇的脚,亚历山大把皇帝扶起,并赐他一个”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

    八月七日,他们在意大利的阿南宜城(Anagni)相遇,这次德皇严肃地宣告他过去在罗马所封立的”反教皇”无效,并承认亚历山大才是合法教皇。当教皇上马时,德皇为他拉马缰,并陪在马旁走了一程路。历史似乎在重演,整整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德皇亨利四世在卡诺撒降卑在教皇贵格利七世之前,现在,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也两次在意大利降卑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面前,一次在威尼斯,一次在阿南宜。

2.教皇依诺森三世(InnocentⅢ)

    依诺森三世担任教皇时(公元1198一1216年),是教会权势的顶峰时期。他出生于显赫的罗马世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巴黎修语言学,又在波隆那(Bologna)修法律,是个口才卓越的演说家,又是优秀的音乐家及歌唱能手,二十九岁便当红衣主教,三十七岁被选为教皇。他把自己的职责看成是半神式(semi-divine)的存在,即说自己是位于神与人之间的存在,在神之下、人之上。他还认为自己是基督的代理者(vicar of Christ),或者甚至确信自己是祭司长,是王的麦基洗德。

    教皇依诺森对教皇制抱着最崇高的理想,他在两封信上写着说:“神把权柄赐给彼得,不仅要他管辖普世教会,也是要他管理全世界。”他又说:“除非皇帝真诚地事奉神在地上的代表人,他不会成为好的皇帝。”而且认为如果说王拥有世俗的权利,那么祭司在灵魂上拥有权利,正如灵魂比肉身更贵,祭司职也比王职更宝贵。还说“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

    依诺森对教皇制的理想是由五个因素塑成:一为贵格利七世的榜样;虽然贵格利一生为建立教皇至高无上权势的努力全盘失败,但他留下的榜样,却成为一代代继任教皇的原动力。

    二为伪文件“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虽然“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是一份假文件,但世世代代被人当做真品。这份文件,在依诺森要求教皇权威的事上,提供了合法而有力的基础。

    三为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象征着全欧洲基督徒反抗回教徒的大联合,而每次东征都是由教皇发起,他吩咐国王、皇帝率军出战,他们都服从了,使教皇渐渐以“基督教世界之首”'的姿态出现。

    四为“藉着罪名”的原则;拉丁文“ratione  peccati”是“由于罪”的意思。教会承认皇帝在纯政治的范畴内居首位,而教皇是宗教与道德范畴内的最高权柄。现在教皇宣称:如果属世君王在政治行为上犯了“不道德的罪”时,教皇不但有权,而且有责任干涉这些君王,并加以申斥。既然每一个政治行为都包含道德的成份,于是这项“藉着罪名”的原则,就在政治的范畴内,给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使他们成为制裁君王的人。

    五为当时欧洲有利的环境;当时欧洲的情势对依诺森非常有利,使得加强教皇宇宙性特权的要求,有实现的可能。当时意大利北部各城渐趋富裕,他们愿意与教皇联合,对抗皇帝。德皇巴巴若沙在十字军东征途中死亡,继任的儿子只在位几年,接下来的是三岁的腓得利二世;法国和其他国家则渐渐开始有民族合一的感觉。因此,当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属世权住可以向依诺森挑战。

    依诺森一即教皇之位,就恢复”圣彼得教产”(the patrimony of St. Peter),也就是所谓的”教皇领土”。这块领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过去由于教皇以土地交换神圣罗马皇帝的保护,变得越来越小。自从依诺森上任后,六百年内,这块教皇领土的疆界一直能保持原状。

    教皇依诺森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布,他绝不纵容反对他的属世权势。英王约翰胆敢违杭教皇,于是在公元1208年,教皇给英国下了一道禁令,宣布全英国不准举行教会仪式;第二年,英王约翰被革除教籍,他的臣民不必再臣服于他,他也失去了王位。公元1213年,约翰只得向教皇屈服,英国自此成为教皇的属下。

    国王和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相继承认教皇是他们属灵的领袖。除了法王之外,所有的君王都承认教皇也是属世的主宰,他们宣称自己是教皇的臣属,也承认他们的国土是罗马教会的领土。

    有一段时期,甚至罗马帝国也成为罗马教会的领土: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要自回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偏离了这个目标,十字军在东征的途中,不前往耶路撒冷,乃是攻打君士坦丁堡。他们夺取了君士坦丁堡,并设了一个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拉丁王国的统治者承认自己臣属教皇。

    依诺森三世在位期间(公元1198一1216年),整个基督教世界中,大部份君王都成为罗马教会的封侯,教会权势自此达到了顶峰。

3、拉特兰会议

    然而依诺森三世的理想远超过属世权势的获得。公元1215年,他在罗马拉特兰教堂(Lateran  Church)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在召集这次会议时,他说:“有两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负担:圣地的再度征服,及全球教会的革新”。

    四百多位主教、八百多位修道院院长及副院长,以及许多圣品人员和平信徒参加。圣品人员中地位最高的大主教都出席,共七十一位,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大主教。也有德皇腓得利、法王、英王、亚拉冈(Aragon)王、匈牙利王、耶路撒冷王、塞浦路斯王派来的特使,以及意大利各城的代表,“好像全世界都到齐了!”

    这次会议决定再组一次十字军,由教皇亲领出征;会中也指斥瓦勒度派(Waldensian)及亚尔比根派(Albigensian)为异端;会中规定了对不肯悔改、传布异端者的刑罚;同时宣告限制赎罪券的颁发;并规定主教们应当选能干的人讲道;并为学识较差者免费提供神学及文法教育;也命令犹太人及回教徒穿着特别服装;犹太人不可担任有权管辖基督徒的公职。

    这次拉特兰会议成为教皇依诺森三世超越其他诸教皇、拥有最高权势的标记。第二年,依诺森逝世。

(五)教皇权势的衰落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 ;1234-1303 A.D.)

    一般而言,整个十三世纪,从依诺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教皇都能保持教会的属世权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时代,教皇的权势开始快速地衰微。

    一个领袖的个性可以大大影响历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是个博学而自大的人。他就任教皇职位的典礼极其壮观,甚至在上马之际,左右各有一位国王为他扶着马镫。

    然而,过不久,波尼法修就为了圣职人员缴税的事和法王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及英王爱德华(King Edward)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向圣职人员征收重税;教皇下令不准圣职人员缴纳;法王即刻以禁止金、银、宝石出口法国作为报复;这样便切断了教皇自法国来的收入。

    于是教皇一连发布了几道教谕(bul1s),用拉丁文书写,而且盖上图形铅玺每个教谕都以开始的几个字为名。

    在“一圣教谕”(Unam sanctam)中,教皇说:“……教会有两支宝剑:属灵和属世的……它们代表教会的权柄,前者由教会和教皇的手运用,后者由国王和军士运用,但必须用在教会和教皇权柄的统管之下。一支宝剑必须顺服另一支宝剑,也就是说,属世权柄必须服在属灵权柄之下,属灵权柄有权建立属世权柄,并在属世权柄犯错时,施行审判……。世界上每一个人得救的必要条件是顺服罗马教皇。”教皇又引耶利米书一章10节的话:“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作为他要求统管全世界的圣经根据。

    像教皇贵格列七世一样,波尼法修也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贵格利的这一招虽曾有效,波尼法修依样而行,却得不列果效。法国百姓不但不因此放弃对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团结起来,支持法王,在这种局势下,法王美男子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视教皇波尼法修。
公元1303年,在阿南宜法王腓力派遣两位代表,带着一队军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护教皇。当时波尼法修已是个87岁的老人,兵丁竟将他拳打脚踢。但他们并不能拘捕他。这次和法王腓力之争的惨败,以及肉体所受的创伤,对波尼法修实在是太大的打击,因此,返回罗马几天之后,他便带着破碎的心灵去世。

    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一样傲慢,他狂妄地以许多教谕宣称教皇的权势;也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他这样受苦、降卑,以致一败涂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代表教会权势衰微的开始,同时为历史引进了一个新的纪元。波尼法修完全错估了新兴民族意识的力量。以法国全国而言,共有三个社会阶层——贵族、圣职人员及一般百姓。他们宣称教皇无权干涉国家内政;除上帝以外,没有任何权柄可以超越国王。

2、“巴比伦被掳”时期(Baby1onian  Captivity;公元1309一1376年)

    公元1309年,法王扶持心腹坐上教皇宝座,号称革利免五世。革利免五世得法王撑腰,将教皇宝座从罗马被迁到靠近法国的亚威农(Avignon),教廷留在该地达七十年之久,直到1376年。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被掳”是因为这时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后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一样。这段时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国人。

    除此之外,民族意识也在其他国家滋长。在德国的一些王族有权选举国王,他们宣称德王的权柄是来自上帝而非来自教皇。在选举及行政权柄上,德王完全不受教皇控制,这一原则成为德国的宪法。公元1366 年,当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位时,国会宣布终止英国与罗马教会间臣属的关系,并拒绝缴纳英王约翰在位时向教皇依诺森三世所应允的贡金。

    在巴比伦被掳时期的教皇,大部份都花用庞大的经费,过奢靡腐败的生活,亚威农教廷成为奢侈宴乐的中心。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教皇们以无耻卑鄙的手段,出卖主教职位及赎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税,成为西欧各国无法背负的重担,以致当时许多人称教皇为“敌基督”。

    巴比伦被掳时期的种种事件,已使教皇权势大为衰微。但更糟的事即将发生!

3、大分裂时期(The  Great  Schism;公元1378一1417年)

    意大利人对教廷迁往亚威农之事,非常不悦,他们欲使罗马再度变成为教皇宝座所在地。结果于公元1378年,意大利与法国公开断绝关系,双方各选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现了两位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亚威农;这段时期(公元1378至1417年)被称为“大分裂”时期。

    两位教皇彼此咒诅,彼此开除对方教籍;对当时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实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严受到重大打击,从此再无法完全恢复。

    公元1409年,在比萨(Pisa)举行了一次会议以解决这个大分裂。会议决定废除双方教皇,另选亚历山大五世为教皇,但没有一位教皇愿意让位,结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时存在的局面。

    在这样混乱的情势下,这三位教皇,没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最后,公元1417年,君士坦斯会议(Counci1 of  Constance)中,又选了一位意大利红衣主教为教皇,称为马丁五世(Martin V);其他三位教皇为怕引起更大的难处,一致支持马丁五世。这样,才使西欧教会再度恢复只有一个“头”的情况,也终止了这个“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创伤,以及教会由于“巴比伦被掳”及“大分裂”所受的苦难和打击,又继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肆、东西方教会分裂(1054)

    上文已经提到,在罗马帝国里,随着首都的东迁,东西方教会的隔阂日益加深。到了此时,罗马帝国已不存在了。当日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变成了许多的王侯统治区;当日的东罗马帝国业已成为拜占庭帝国。西方的罗马教会由于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中一直为首,且以自己为彼得的继任者自居建立起一种超然的姿态;而东方以君士担丁堡为中心的教会则因面对一个强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经常要与政府周旋,结果东西方教会的形式与架构都有不同。

    当时东西教会由于沟通的不良产生了一些教义上的争论。其一为关于复活节的时间,东方教会一向是根据逾越节来计算复活节的日期,可是这种方式计算有个缺陷,那就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不一定是星期日;所以在西方的罗马教会就把复活节定在星期日这一天,这当然解决了东方教会所说的缺陷,不过,这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办法与逾越节连在一起。争论之二为东、西方教会关于图像的问题,东方教会由于皇帝的干预,在图像问题上有反反复复的情况;而在西方一向对图像都是一种容忍的态度,并有一定的推行,结果西方往往对东方的政策提出一些疑问。争论之三是关于尼西亚信经里的一句话“西方教会认为,圣灵是从父和子所差降临的,东方教会认为,圣灵单是从父所差降临的”。争论之四是关于圣餐,当时东方教会用的饼是有酵的,西方教会用的饼是无酵的。另外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争论。

    到了1054年,西方罗马的教皇利奥九世委派了一位全权代表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去,这位代表出发时他对自己的使命了解为罗马的主教长,是教皇的全权代表。当他到东方时,东方教会表现得很冷谈,与他原先想象中的热烈接待的场面相去甚远。因此他就采取了相当激烈的行动,公开指责东方的主教长瑟如拉留(Michae1 Cerularius),并且把他公开的赶离教会——革除教籍,禁止他领受圣餐。又写了一封诅咒希腊教会的信,把那信放在圣桌上而去。

    东方的教会把这个行动,看为一种对东方教会主权的挑战,因此东方的教会也同样在公开的场合,正式的宣布革除罗马的教皇、罗马的主教长利奥九世的教籍。自此以后教会就分为二。

    东方正统教会简称东正教又称希腊教的属地大经是俄国、巴尔干半岛、及亚细亚的西部。在分裂之后,东方的教会,一度十分复兴。1453年,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东正教在俄罗斯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了1523年,甚至于有些作家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即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相并列。但后来因各种原因,东方教会的影响力开始逐渐的走下坡。

    西方天主教主要的属地是欧洲西南,和美洲南部,其余几乎各地皆有。西方由于各种的因素其中包括东方的衰弱,就成为当时基督教里唯一的一股左右大局的势力。

伍、十字军东征(1095-1250)

一、十字军东征的背景

    教会本是源自东方,第一世纪后,它发展成强大的势力,也在东方举行的大会议中订立了好些伟大的基督教信经。教会从东方发展到西方,有一千年之久,所有正统信仰的基督徒都藉着这个相同的信仰而属于同一个教会。

    公元1054年,教会分裂成东方希腊教会与西方拉丁教会。当希尔得布兰于1073年即位教皇之时,东西方教会之间的裂痕仍然新鲜,贵格利七世深盼能医治这个创伤。

    教会不但内部有分裂,外在也被战争摧毁,成千上万的信徒被敌军征服。回教与基督教一样源自东方,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与北非,再以旋风之速从北非,夺取西班牙,直捣法国。直到公元732年,查理马特尔才将他们截阻在都尔。

    数世纪后,阿拉伯人失去了威势,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土耳其人也是回教徒。公元1070年,他们从亚拉伯人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及叙利亚,并且进攻小亚细亚,曾有一度严重地威胁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及东方教会。

    在危急情况下,东罗马帝国向教皇贵格利七世求救,帮他们抵御土耳其人;因为东罗马皇帝有权控制东方教会,所以皇帝应允教皇,如果教皇给与援助,他将终止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东罗马皇帝的请求使教皇大为动心,因为历史上再也找下列这么好的机会了。贵格利以为他可能同时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东方教会不致落入回教徒手中。(2)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医好分裂的创伤。(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统治。这实在是一项伟大而勇敢的计划。

    教皇贵格利七世,这位中世纪的“拿破仑”,计划亲自带领五万军人,前去“与神的敌人争战,直到耶稣基督的坟墓所在地”。然而这个计划却因他卷进与亨利四世 “授衣礼”之争而无法实现。无论如何,贵格利是第一个想到十字军东征的人,虽然没有一位教皇真正亲自带过十字军东征,但后来所有发动十字军的教皇都是受到贵格利的启发。

二、朝圣之路受阻

    从君士坦丁归主直到中世纪,基督教演变成非常形式化的宗教。信仰内容除了学习使徒信经、十诫、主祷文之外,又信圣礼具有神奇能力;此外,并实行禁欲、敬拜圣徒、崇拜圣徒遗物及朝圣。到“圣地”(Ho1y  Land)朝拜,更加流行。自从东西方教会分裂后,大部份西欧基督徒并不关心回教徒怎样对待东方教会,但他们一想到基督教的圣地被不信者侵占,便感到这耻辱不可容忍。

    过去阿拉伯人占据圣地时,基督徒去朝圣并未遭到困难,因为阿拉伯人视朝圣者,就像今天名胜区对观光客的态度,朝圣者的钱和回教的钱一样好,他们从朝圣客身上赚取了不少财富。

    然而,当塞尔柱土耳其人(Se1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夺走圣地后,情况就改变了。土耳其人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狂热,他们憎恨基督徒,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不要和朝圣者打交道,不要这些人的钱,甚至残杀朝圣者,以致使“朝圣之路”处于困境。朝圣者回去后,向大家报告如何遭受土耳其人的恶待,这些报告煽起了西欧信徒心中原有的怀恨,造成一股忿怒的烈焰。群情激动的情况,为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 II)打开了发动第一次东征之路。

三、教皇乌尔班二世与第一次东征

    教皇乌尔班二世在位自公元1088至1099年。他与贵格利完全不同:贵格利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不善言辞,而乌尔班出身贵族、高大英俊、相貌出众、又善于演讲;他不是一个率领军队的将军,却是一个会控制群众心理的人。

    公元1095年秋,他前往法国克勒门城(C1ermont)之前,先让大家晓得他此行要去公开讲到“圣地与土耳其人”之事。因此,当他走上讲台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迫切等待的听众。他有力的声调、流利的言辞,迷住了全体听众:

    “上帝的众子民啊!……这是一件你们自己和天主同样关心的事情。你们应当在这个任务上表现坚定不移的力量。这就是你们必须去援救那些住在东方的兄弟们,因为他们正迫切地期望你们的援助,而且也时刻在祈求你们的援助。……我现在恳求你们,劝勉你们,不,不是我,乃是主在恳求,主在劝勉;我只是作为基督的使者向你们劝勉,督促一切等级的人,骑士、步兵、富人、穷人,都必须迅速起来,及时地给予基督信徒以援救,将这个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应该知道,虽然是我在这里向你们这些与会的人呼吁,也向那些缺席的人号召,但下令的却是基督。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旅途中——陆上或海上——或者在反异教的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他们的罪愆即将在那一顷间获得赦免。上帝授权给我,让我把这个赎罪的权利赐给一切参加的人。啊!假如这样一个卑贱的、退化的、给魔鬼作奴隶的种族,竟然能把因信仰万能的上帝而坚强、因依靠基督而显耀的人们征服了,那将是怎样的奇耻大辱啊!假如你们竟然拒绝援助那些与你们同样信仰基督的人们,天主将要以何等的谴责加在你们的身上啊!让那些从前经常凶狠地因私事和有信仰的人们斗争的人,现在去和那些不信上帝的人战斗吧!愿你们把这场早应该进行的战斗,胜利地进行到底吧!那些从前作强盗的人,现在去作基督的战士吧!那些从前与自己的兄弟和亲朋争斗不休的人,现在去向蛮族进行正义的战争吧!那些从前接受微薄的工资被雇佣的人们,现在去获取永恒的酬劳吧!那些拼命劳动而身心交瘁的人们,现在去求取劳动的双倍报酬吧!我还能说什么呢?这边所有的不过是忧愁和贫困,那一边有的是欢乐和丰足;在这边你们是主的仇敌,到那边你们就成了主的朋友。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拖延了,先回去料理自己的事务,筹集些金钱作为路费,冬末春初的时候,在上帝的引导下,奋勇地踏上征途吧!”

    他提到耶稣的生平事迹;他使他们看到耶稣受难的经历。他充满感情地描述每一个救主所到过而成为神圣的地方,然后,他严厉的指责异教徒对圣地的亵渎,以及对朝圣者的虐侍。于是,广大的群众开始激动。接着,他号召他们一同前往圣地去,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与耶稣之墓;他应许所有参加的人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炼狱Purgatory是个想像的地方,天主教相信人死后,灵魂在进天堂前,先到炼狱去受苦、炼净。)又应许为此圣战而丧生的人可以得着永生。

    于是群情激昂,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克勒门城,狂热地喊着说:“愿神旨成全!愿神旨成全!”

    教皇把红布剪成小布条,将它们缝成十字形,每一个愿意参加的人,在袖子上缝一个红十字,于是形成了这支“十字军”。

    因此,十字军是西欧基督徒为将圣地自回教徒手中夺回的远征军。

    回教徒为传教而打的仗叫“圣战”,现在,西欧基督教组成了十字军,也掀起了“圣战”,因为这是为宗教目的,由教会发起的战争。

四、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于1096年出发,结果夺回了耶路撒冷,并设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由十字军武士们统管。然而,过不久,他们之间起了纷争,甚至与被征服的回教徒订立和约。虽然这第一次东征所建立的王国,维持了八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187年),但却是一个衰弱无能的政府,这个王国与当地人友好,因为当地人善于农事及建筑,这是西欧来的人所不会的。

    接下来的东征:如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纯然是为援助摇摇欲坠的耶路撒冷王国;到公元 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埃及与叙利亚、苏丹、撒拉丁(Sa1adin)手中,于是英王狮心理查(Richard I,the  Lion-  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及德皇腓得力巴巴若沙(Frederick  Barbarossa)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德皇巴巴若沙在途中不幸淹死,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狮心理查到达,但也只与撒拉丁订立协约,准许基督徒朝拜圣墓,即耶稣之墓。

    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十字军东征一共有八次,前后共持续二百年之久。其间,有的征讨是不可思议的,如第四次东征围攻并占领的是东方教会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城破后的奸淫掳掠给东正教信徒留下了不能磨灭的伤痕。教会的分裂不但没有治愈,又添上了民族的分裂,反拉丁民族的情结,成为拜占庭爱国主义的基石。

    有的情况令人悲伤,如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法国一名牧童斯蒂芬和德国科隆一个男孩尼古拉召集数千名儿童组织十字军,他们稀稀拉拉地前往意大利,企图从法国马赛的海岸出发东征,一些商人假意给他们提供船只,结果却将他们卖给回教徒作奴隶。途中大部分被拐卖到埃及为奴。

    从目的来看,他们没有一次东征是达到目的的。长久下来,教皇越来越不易激起东征的热情。因此,到公元1200年代中期,它默默自历史上消失。

五、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对整个欧洲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在二百年间,整个社会的结构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当贵族和武士一批接一批去东征,军费固然很庞大,支持或发起东征的贵族自然要将不少田产卖出,地主阶层便渐渐兴起。那些东征的贵族及武士很多根本永远回不来了,于是他们原本统治的农庄便荒废或落在其他人手中。再者,多次的东征将不少欧洲的精壮份子从农业生产中抽掉,很多的农地便无人耕种,欧洲的经济架构被迫转变。最重要的还是东征其实打通了欧洲与地中海一带的贸易,意大利、西班牙的港口便突然发达起来;为了应付贸易,手工业也开始发达,城市的人口暴涨,而在农村留下来耕作的人口越来越少。在这情况下,贵族的收益便大不如前,而同时,商人却暴富起来,在这对比下,贵族的地位便渐渐给新兴的商人及地主取代了。贵族的衰落,武士的消失,城市的兴起及商人的暴富,使以往的封建制度全面崩溃。这时候的人不再像以往一样属于一个相当封闭的社会体,他们可以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城市,可以不属那处地方,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思想行为却受所属之地控制。这样一来,自由思想便开始出现,对教会或封建社会的传统开始发出疑问和挑战。

    以往西方教会对于东方教会及初期教会的传统都非常陌生,但在东征时,初期教父很多的文献开始流入欧洲,东方教会的属灵模式也开始受注意。突然间,信徒开始体会,西方教会的传统不是唯一更不是绝对正确的传统,于是对西方教会的信仰表达,敬拜及属灵模式开始作出批判。同时,以往一度失散的希腊文学及哲学的文献,此时再被发现,流入欧洲,对于西方的教会造成很大冲击。西方教会再不能闭关自守、唯我独尊,而要设法消化这些新涌入的思想,将它融合于基督教的大体系中。于是教会的思想需要变化。

    不过,十字军东征最大的影响是对于欧洲人在精神上的冲击。欧洲人借此接触了东方的壮丽城市和古代文明,保存在阿拉伯世界的希腊文化遗产也因此再度回到西方,这一切都使西方思想境界大开,到处出现了智力的觉醒。
 
陆、社会文化的增长

一、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作为中世纪鼎盛时代的最高精神成果,是伴随着学术的伟大复兴而出现了理性主义的产物。当然,理性主义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并不是基础和目的,而是作为方法和工具。信仰是根本的和决定性的,理性是为信仰服务的。经院哲学家极力把理性应用于启示,是一种用古希腊的哲学概念和逻辑原理,来解释和阐明基督教教义的尝试。它力图表明,关于信仰的教义来自于启示而非理性,但是信仰与理性并不互相排斥,基督教的教义可以通过理性推理来论证或证明。所以经院哲学的实质是要调和理性与信仰。

    经院哲学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学院中的思想”。它既是哲学,也是神学。11—12世纪是经院哲学的形成时代,这一时期,由于学校教育和学术研究逐渐获得发展,使得神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据此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于是,神学的教育和研究越来越需要恰当地提出问题,严谨地辨析词义,正确地进行推理的能力。结果,导致逻辑教育成为学校的一门主课。神学与逻辑的结合既深化了神学的内容,同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教父典籍中涉及的哲学问题、概念和命题,从而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风格,使基督教哲学由早期的教父哲学,发展成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在其形成时代,一种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得以塑造而成。辩证法在中世纪人的理解中乃是一种论辩推理。11世纪,神学家们开始思考神学领域里的辩证法问题,其实质就是信仰与理性、神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能否用理性逻辑的方法,即辩证法来解决神学的信仰问题。正是从这里开始,逐渐形成了早期的经院哲学,而辩证法也逐渐成为神学家们解惑和求知的工具。

    至12世纪中叶,经院哲学的第一阶段结束。虽然学派的活动仍继续进行,且有增无已,但不再出现有独创性的奇才了。但到12世纪下半叶,情况发生了变化。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过去西方虽然也有,但为数极少。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犹太人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了亚里士多德的多种著作以及许多希腊哲学著作,这时他们又把这些著作介绍给西方。1204年,十字军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导致直接由原文翻译各种希腊名著。结果形成了13世纪一场规模更大的新经院哲学运动。

    由于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大学的兴起以及托钵僧致力于学术研究,13世纪经院哲学进入一个新时代,标志着中世纪最高的学术成就,其最高成果无疑是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建立的融合了各种知识和思想的神学——哲学的大全体系。

二、大学的建立

    所谓的大学,起初只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一些学者因着讲座方面的需要,我们大家互相学习彼此交流,结果这些学者们就慢慢的住在一起。这样这些求学的学生也比较方便,因此这些学者寄居的地区逐渐的形成了学校。这就是所谓的学者们学习的中心,有名的巴黎大学其实就是这样于11世纪晚期形成的。

    另一种大学的形式,就是许多的学者,主要是从修道院那样的背景底下出来的,他们为着教学上的方便与需要也会离开他们原来的修道院,去到一些教堂里面开班招收学生。有一些出名的座堂也慢慢的建立起一些学者聚集的地方,因此又成为另一种大学的形态。非常出名的圣母院大学就是在地个情况底下建立起来的。

    这些学者也慢慢的订立了一些标准课程,要求所有学生来到这里修课,就照着这个秩序来上课。当时有的谓的初级学院,读完了之后就拿一个所谓的“学士学位”。这种初级学院基本上是读三个科目。一为“文法”;意即,你既要追求学问,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了解文字,怎样写、怎样讲、怎样才是对的表达方式。二为“修辞”;也就是当你掌握到文字的基本文法之后,如何有效的运用文字,去为某一个个体来辩护,你的表达方式是否能够使到看的人能够信服、接纳。三为“逻辑学”;逻辑的意思就是当你进行一个讲座的时候,你的表达方式是否前后一致、合理。所以文法、修辞、逻辑就构成了初级学院的课程。

    在初级学院上进一步的学习为中级学院,读完了之后可以拥有一个所谓的硕士学位。中级课程包括四方面:一为“天文学”;天文学是当时一个相当奥妙的学问,因为很明显的它有某一些的规律,可是又好象并不能完全解释的,所以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要了解天文学了。其次是“算术”;算术是有某一些法则在里面,它也能够训练一个人的思考灵敏的动作。第三为“几何学”;几何学不单只是对一些图形的了解,而且也是对推理的进一步的操练。第四是“音乐”;音乐一方面有它的法则,有它的优美;怎样能够结合那些法则去到一个优美的地步,这是而要好好的学习。

    现在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求学,就得到高级学院里。在高级学院里,一个人只能够专攻其中一个科目。当时只有提供三种科目:一为“医学”;二为“法律”;三为“神学”。
大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成为当时统治者和大众关注的地方,同时也为当时的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三、文艺复兴

    当日耳曼蛮族征服罗马西部省份时,古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被践踏殆尽。但蛮族并未征服帝国东方各省,有一千年之久(公元476一1453年),也就是整个中世纪时期,当西欧笼罩在无知和野蛮气氛之下时,古希腊罗马文化却在东方(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得以保存。

    当然,这期间西方的学术之灯,偶然也会得到一些灯油的供应,例如查理曼时期,曾有过一度学术的复兴。从十字军东征回来的人,由于接触到东方的希腊人或西班牙的亚拉伯人,为西欧带回一些古典文化。

    十字军东征以后,商业与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欧洲一时兴起许多城镇。在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出现了一批热爱学术文化的人,资本家们以金钱支持这些学者,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恢复了许多古代的珍贵文件。这些文件,原为希腊罗马文化的一部份,却一直未被中世纪之人所认知。这种复古的潮流遂形成一个影响,很多人高唱“回到本源”带来了文化与学术的复兴。学术的复兴为欧洲带来深远的影响,“学习希腊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写作”成为时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为众人瞩目的大事。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主流通常被称为“人文主义”。因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称,整个文艺复兴精神是反中世纪禁欲主义的,人们从压制和无知中挣脱,寻求新的自由。

    但当文艺复兴传到北欧后,它原来的特性更改了,转而进入宗教敬虔的层面。人们开始关心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与希腊文。初期教会教父们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这些新的文字装备以及新的研经资料,使圣经的研读,获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术研究,对改教运动领袖们有极重大的影响,它为改教运动者提供了整个教会背景的资料,使他们看清自己所处的教会已经与教父时期单纯的教会大相迳庭,而教会里所堆满的各种宗教仪文、习惯与礼仪,都是使徒教会所没有的。

    十五世纪后半期的教皇们也热衷于文艺复兴,他们用钱支持希腊、拉丁文学的学者、作者、画家及建筑师,使他们可以专心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梵谛冈教廷就是于文艺复兴时期在罗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华住处,里面包括漂亮的花园、有名的梵谛冈图书馆、西斯丁教堂及宏伟的圣彼得教堂。
 
柒、教会的情况

一、宣教的情况

    很多人一想到教皇时期,就想到很多负面的东西,其实不然。在教皇时期的初期和中期甚至末期,天主教的宣教事工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就在宗教改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天主教的差传和宣教事工都还远远的走在复原教之前。

    590年,大贵格利被拥为教皇,从前文对他的简介里我们可知,他本身就热衷于宣教事工,他也鼓励多人向帝国边远地区差传。

    早在第五世纪,帕特里克(Patrick,约390-460)将福音带到当时还是游牧部落的爱尔兰,很快福音在爱尔兰蔓延开来。

    期间,西罗马曾多次遭遇蛮族的入侵,在这种城市的危机面前,教皇与罗马的教会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一方面与入侵者友好,另一方面积极的把福音传给这些野蛮民族。因此表面上看是这些蛮族占领了罗马的土地,实质上是蛮族被福音改变。到公元1000年,欧洲的福音已传至爱尔兰、德国、法国、荷兰。

二、图像之争

    东方教会一直是标榜他们的传统,希腊教会的另一个名称就是希腊正教。原因就是这个教会一直强调他们是如何严格的遵守传统。可是当进入中古世纪时,他就面临一个特别的争论——图像之争。

    “图像”就是一些图画或一些象征性的物件。图像之争从表面上看,那是对图像也就是形像的使用意见不同。可在深层上,争执在于哪些东西神圣或圣洁到值得我们去崇拜。圣职人员、教堂,称为圣者的殉道者和英雄人物是否值得人们崇敬?圣者的神圣靠据说出现在他们的坟墓、遗物甚至图像上的奇迹而得到支持。到了7世纪初期,帝国许多城市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当地圣者,他们的图像受到崇敬,认为它们有代祷和保佑的特殊力量。这种现象的泛滥可以归因于6世纪起教会和帝国政府的鼓励。然而大多数普通信徒因为不能分辨圣物或圣者以及他们的精神,很容易去崇拜当地独有的神龛和人物,这样一来便流于偶像崇拜。

    东罗马的立场举足不定,常因皇帝的喜好而变化。到了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Leo Ш),他开始对使用图像发动攻击,下令将基督像换成十字架,并拆毁公共场所和教堂所有的图像,对拥护图像的人大加迫害。愤怒的群众在许多城市暴动,罗马教皇也出面谴责破坏圣像的行为。于是皇帝对罗马教皇实施报复,将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整个巴尔干西部和希腊,从罗马宗主教区划分出来,归入君士坦丁堡主教区。

    主教会议于754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认为所有使用圣像的行为都是偶像崇拜。所有圣像应被毁灭,君士坦丁堡周围地区的圣像拥护者都被开除教籍,受到放逐。

    破坏圣像者希望用传统的基督教象征,如十字架、圣经与圣餐中的饼与酒来代替宗教图像,只有这些物体才可以称作神圣。

    为图像派的立场辩护的声音来自远方。在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巴勒斯坦一家修道院里,约翰·曼索(大马色的约翰,8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认为图像永远不能和它所代表的人物同质,只是人物的仿制品,看见它能使我们记起原来的人物。破坏圣像者否认任何图像能真正代表基督,事实上是否认了道成肉身的可能性。虽然崇拜图像不对,基督图像确能教导和帮助教徒敬拜真正的基督。我们应该以尊敬圣经或十字架的态度尊重图像。

    787年,第七次大公会议在尼西亚召开,谴责了整个破除图像运动,肯定了大马色的约翰所采取的立场。

三、赎罪券(1ndu1gences)

    当天主教发动十字军东征后,巨大的开销让教廷感到有点吃不消,于是教廷开始售卖圣职,并且售卖赎罪券。

    教皇本里非第八宣布主后1300年为禧年,大凡到罗马朝圣的人便可将一切受洗以后所犯的罪一笔勾销。此宣告一出,立刻有二十万人涌到罗马,而大量的金钱也同时涌入教皇的仓禀。自此以后,继任本里非的教皇便宣布每五十年为一禧年,随后更减为每二十五年。更厉害的是,他们宣告凡未能亲身到罗马朝圣的,可用金钱代替。赎罪券的观念便是这样形成的。意思是说,信徒可用金钱,向教会申请免去因犯罪所应受的纪律处分,由教会发给赎罪证明。原来教会一直以来纪律甚严,信徒犯罪不单要向神认罪悔改,为了表示真心悔过,更得在教会的指导下进行悔罪操练,接受教会为他所定的补赎办法。

    天主教颁发赎罪券乃是根据”分外善功”(works  of  super erogation  )的教义而来。这种善功是指超过律法规定而做的额外善行,而且这些善行可以赚得赏赐。耶稣基督因为有完全圣洁的生命,已经做了超过拯救世人所需的善功,因此,基督在天上积聚了一个丰富的”功德库”。历代圣徒们也在这库中加入了功德基金。因为他们变卖了家产,送给穷人或教会,所以他们的功德积蓄在天上。这个由“分外善功”积成的功德库,已经交给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教皇所管。正如我们开支票从银行提款一样,教皇也可以为缺少功德的罪人,开出赎罪券,从天上的功德基金中,支取功德。

    这种制度推行下来,真是皆大欢喜。因为付钱总比受苦刑容易。一个人不但可以为自己买赎罪券,还可以为已故的亲友购买赎罪券,以减少他们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人们宁可为死去的亲人付钱,以减少他在炼狱中逗留的时间,而不愿意为死人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祷告文。教会方面更加欢喜,因为赎罪券带给教会庞大的进项,金钱滚滚而来,流进教皇的财库。

    渐渐地,教皇的赎罪券越开越多。虽然赎罪券不断涨价,购买的人却更多。赎罪券”行业”越发达,所产生的弊端也越多。有一位道明会修道士帖次勒(Tetzel),善于辞令,是个高压推销员。他在萨克森边界的威登堡城(Wittenberg)附近,以不正当手法,阪卖赎罪券,他夸大地说:“看哪,当你将金币投入钱箱的一刹那,你母亲的灵魂就跳出了炼狱”

四、修道会

    面对天主教教廷的腐败,越来越多虔诚的信徒感到教会需要革新,这种感觉兴起许多新的修道院及团体。这些新团体强烈地定罪那股渐渐渗入教会的腐化潮流。这些新团体包括:迦马道里会(the  Camadoli)、卡都新会(the  Carthusians)、西笃会(the  Cistercians),最重要的是方济会(the  Franciscans)和道明会(the  Dominicans)。

    修道士和修女的数目增加得很快,克吕尼修道院院长彼得说:“修道士不计其数,几乎充满全地,不论在市镇、城堡或设防之地,基督的军队穿着不同的装束、采用不同的习惯,他们甘愿奉信心与慈善之名,立誓过纪律的生活。”

    在巴勒斯坦则有圣殿武士团(The Temp1ars)、慈善武士团(Hospitalers)及条顿武士团(Teutonic  Knights)三个修道组织。他们的目的是保护到圣地的朝圣者,并照顾病患;前二团至今仍在罗马天主教中。条顿武士团在公元1291年前,一直以亚克(Acre)为总部;他们早于1226年迁徙到匈牙利及普鲁士,曾与斯拉夫人与鞑靼人交战,并且努力在波罗的海区域传扬福音。到改教时期,他们的领袖成为复原派信徒,而解散了这个武士团。

(一)道明会(the  Domincan  Order)

    圣道明出生在西班牙,也在那里受教育;他与主教同赴法国之时开始讲道,要把那些冷淡退后及传播异端的人带回罗马教会。据传说,他行了几件神迹。他为入罗马教会的人设立了一所女修道院,也让一些有贵族背景的可怜女子在那里受教育。

    公元1215年,拉特兰会议期间,他要求教皇依诺森三世认可他所创立的修道会,当时该会只有十六名成员,教皇依诺森颁赐了认可。

    道明会采用”讲道僧侣”之名,此名说明他们的理想,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讲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像一般修道士,住在修道院中与世隔绝,乃是处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

    道明会的发展非常快,道明本人于差派人出去后四年去世,那时该会已经在八个省有组织,并且另外设立了六十个修道院。

    道明会修道士立誓过贫苦的生活,后来他们发展成募缘会(Mendicant  Order),募缘会是一种”托钵乞食”的修道团体。

    在这段时期,道明会修道士以博学著称,大学城都是他们活动的地点。过不久,道明会修道士逐渐成为西欧著名学府的教授,其中最出名的有亚伯特马格纳斯(Albertus  Magnus)及多马阿奎那(Thomas  Aquinas)。由于他们的博学,道明会后来控制了”异教裁判所” (Inquisition),专司杜绝异端的工作。

(二)方济会(The  Franciscans)

    亚西西的法兰西斯(Francis  of  Assisi)于1182年生在意大利。父亲是个富商,自幼过享乐的生活;20岁时,因一场危险的疾病而归向基督,从此以后,献身过贫穷、慈善的生活。与他有同样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阵营,到他们有12个人时,与道明会一样,在1215年的拉特兰会议中,请求教皇依诺森三世的认可,教皇准许了他们的请求,认可了他们的修道团体——方济会。他们谦虚地自称为“少数人”(Minorites)或“小僧侣” (Friars  Minor)。

    法兰西斯坚持过贫苦生活,僧侣们必须亲手做工,不计酬劳,也不可为明天忧虑,除了当天的必需品以外,其余全部周济穷人。

    法兰西斯酷爱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鸟讲道,并以”贫穷女士”为他的情人,为她歌颂。他的口才极佳,藉讲道,他感动了无数人心。

(三)募缘会

    道明会和方济会所演变而成两个募缘会,非常相似,都非常出名。

    修士们冒着暴风、烈日,走遍整个欧洲。他们拒绝金钱的施舍,却以感恩之心接受食物的供应,只要能不挨饿便行。他们毫不倦怠地,将人自撒但手中抢救出来,也把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忧虑中救拔出来。

    修士们在异教徒中宣教,并在东方分裂的教会、传异端者及回教徒中工作。

    他们强调“双手做工”的高贵品格、基督徒对缺乏者的关怀及圣职人员生活的革新。

    这两个修道会一直存到今天,仍然强大,而且活跃。

五、异端裁判所

    异教裁判所是罗马天主教的法庭,它成立于1233年。它的使命是铲除异端,任何人若有异端嫌疑,就被带到这个由道明会修道士掌权的法庭中。修道士先对嫌犯加以问话,若发现果然有异端思想,就要他公开撤消或否认异端信仰;假如犯人撤销了信仰,就可以自由离开法庭;如果不肯撤消,反而坚持他的信仰时,则被教会弃绝,并送交属世政府,加以刑罚,因为“教会是不流人血”。一般对异端的刑罚是将犯人绑在火刑柱上烧死。(注意:不要把中世纪的异教裁判所和后来的西班牙异教裁判所相混。)

    如果一个嫌犯不能清楚回答道明会修道士所给的问题,修道士往往用严刑拷问,直到对方认错,或被折磨至死。

    无数亚尔比根派 及瓦勒度派 的信徒,成为异教裁判所的牺牲品。但是法国南部,信异端的人太多,异教裁判所无法面对这么大的工作,教皇便改用别的方法,发起对付异端的“十字军”征讨。一些贵族们响应教皇的号召,他们带军进入法国南部,大肆残杀,血流成河,达二十年之久,使法国这片原本美丽的省区,变成了荒野废墟,亚尔比根派终于被铲除。

    西班牙异教裁判所尤其残酷蛮横,它本质上就有如魔鬼般的穷凶恶极。它的产生与十五世纪末,腓德南国王(King Ferdinand)和伊莎贝拉皇后(Queen Isabella)要将已四分五裂的土地统一起来有不可分开的关系。当局甚至将圣经给禁掉,把相信圣经、翻译圣经、教导圣经的人钉在木架上活活烧死!

    巴瑞特博士认为在西班牙异教裁判所被烧死了12000人。拉克尔(Herbert Locdyer)估算在各国异教裁判所被判死弄的总人数有三万人 。这是教会史上最残酷黑暗的一页。

六、内部的改革

(一)挣扎与改变

    中世纪末期,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腐化与混乱;这期间,摩擦与挣扎的最高峰是教皇和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而现在,神圣罗马帝国已经衰微,在许多欧洲地区,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民族意识;因此,在政治结构上还是一片杂乱无章的情形。

    在权力斗争过程中,教皇制本身受到严重的创伤。原来中世纪教会是个庞大而有力的架构,它象征着全面的合一,但这合一的标志,却被污秽的“大分裂”所粉碎,这是一般百姓所无法了解的事。

    十字军东征不但破坏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欧的经济和文化。有些人开始散布一些看法,反对教会所教导的教义,不满教会组织。

    因此,教会不但外面受到摇撼,内部也产生骚动,影响遍及整个教会生活。

(二)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

    中世纪末期,兴起不少勇士,敢于公开批评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及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两位是威克里夫和胡司。

    威克里夫于公元1320年生在英国,受教于牛津大学,后来成为该校教授。公元1376年,他开始批评圣职人员;他说:“政治与财富已经腐化了教会,这个教会需要彻底革新。”对于教会,他说:“教会必须回到使徒时代的贫穷与单纯。”对于教皇,他称教皇为“敌基督”。他宣称:“只有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教会不是信仰的准则。”但是天主教会所用的圣经,是拉丁文写的,一般百姓无法阅读。因为当时教会所采用的译本是武加大(Vu1gate),这是耶柔米自圣经原文(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译成的拉丁文译本。为了使英国的基督徒能够自己读圣经,威克里夫将圣经译成英文,他也写了好些书。

    威克里夫的门生将他的教导及新译的圣经带到英国各地,当然教皇和圣职人员对这件事非常不满,他们用尽方法要摧毁威克里夫;但英国大部份人民及许多贵族都全力支持威克里夫,贵族们并保护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公元1384年的最后一天,威克里夫平安地离世。

    威克里夫死后,他的教导继续在英国散播,藉着他的著作,也透过门徒的努力,这批人后来被称为罗拉得派(Lol1ards)。他们反对教皇和圣职人员,过贫穷的生活,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当威克里夫门徒的影响越来越大时,从圣职人员而来的反对势力也越来越大。最后,主教们通过一项法律,规定烧死传异端者。于是,英国全地从南到北,都有罗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将他们连根铲除,并非易事,这股火焰一直延烧到十五世纪,才总算能逐渐抑止罗拉得派的发展。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连最后一批也被逐消失。但,“罗拉得主义”却默默存留,直到改教运动时期。

(三)胡司(John  Huss)

    威克里夫的事迹,远扬到英国以外,在波希米亚(Bohemia)的胡司,热切地接受他所有的报导。胡司大约生于公元1369年,曾经接受祭司训练,后来成为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大学神学部主任,最后成为该大学校长。

    胡司读完威克里夫的书后,开始大胆地指责圣职人员的腐败。事实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亚早就已经归展出一股强烈反罗马教会的意识;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亚特别昌盛,因此,胡司一讲道,立刻获得一般民众及贵族们热烈的反应,他几乎赢得全波希米亚人的心。

    胡司的许多言论,后来成为改教运动的主要教导。他说:“神圣教会包括所有预定得救的人。”他将“在教会里”及“属于教会”这两种人加以分别,他说:“一个人可以在教会里,但并不真正属于教会。”“在宇宙教会中,唯独基督是头。”“教皇和红衣主教不是教会组织的必要人物。”

    这时教会正处于 “大分裂”时期,教会内部的摩擦纷争达到顶峰,在位的两个教皇是亚威农的约翰廿三世及罗马的贵格利十二世。教皇约翰廿三世被教皇贵格利的保护者拿坡里王逼得很紧,为了和拿坡里王对抗,约翰廿三世将赎罪券颁给所有愿意帮助他的人。过去,胡司非常相信赎罪券,他有一次甚至花尽所有的钱,为了购买一张赎罪券。现在,他大大谴责出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这是违反圣经的可憎之学。

    教皇约翰廿三世立刻将胡司革除教籍,后者不但轻视这个革除教籍的宣告,甚至宣布它无效,胡司转而向教会的大公会议请诉。

    公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门(Sigismund)召集,在君士坦斯开了一次大公会议,目的在终止教会的分裂局面,并改革腐败的教会。皇帝邀请胡司出席,并应允安全保证;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证之后,慨然应邀动身前往。但是,几星期后,就被教皇约翰廿三世捕捉,以异端罪名关进监牢。

    波希米亚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来,抗议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却声明他的行为完全合法,因为根据罗马天主教条例:“传异端者已失去所有权利,凡出卖他们、欺骗他们的行为都是敬虔的表现,所有向异端者给的应许,都可不必遵守。”

    经过八个月牢狱的折磨,胡司极其憔悴、瀛弱;他们完全不给他申辩的机会,于公元1415年七月六日,将他自狱中提出,带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众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给他穿上全套祭司礼服,然后一边咒诅他,一边将礼服从他身上一件件脱掉,最后,为他戴上一顶纸制的尖帽,上面画着三个丑陋的魔鬼,又写着说:“这是异端之魁。”

    他们将胡司自座堂带到城门口,这时火刑柱早已架起,木柴也堆满四周,胡司被绑在入刑柱上,柴火点燃了起来,在熊熊烈焰中,火舌吞没他的全身,终于,胡司以“殉道者之死”结束他的一生。

    “十字军”再度组织起来,征讨胡司的从众,以至波希米亚历经战火蹂躏,达数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并不因此熄减,当改教运动在德国掀起时,这块属于胡司的土地,仍然强烈地反对罗马教会。

(四)三次大公会议

    从公元1409年到1449年间,教会举行了三次大公会议:比萨会议(1409年),君士坦期会议(公元1414至1418年),巴塞尔会议(公元1431 至1449年)。这些会议有三重目的:(1)弥合教会的分裂。(2)改革教会的腐败。(3) 平息异端。在这段时期,大公会议被公认是“绝对无误”,是教会的“最高权威”。

    比萨会议毫无成就。君士坦斯会议以选马丁五世为合法教皇,成功地弥合了教会的大分裂。此外,又决定除了烧死胡司外,还把威克里夫的尸体自坟中挖出,将它和威克里夫的著作,一同焚烧。

    巴塞尔会议的目的之一是恢复波希米亚教会的合一。因为在波希米亚使用恐怖杀戮仍无法平息胡司派运动。终于公元1436年,与胡司派达成协议,根据此协议,他们可以获得某些传道的自由。该会议也答应尝试改革圣职人员的生活,并且准许所有波希米亚教会信徒,在领圣餐时,不但可以领受“饼”,也可以有份于“杯”的领受。此次会议以平等地位与异端者交涉,并给予那些“公然反抗教会权威者”某些优惠。

    会议中也与东方教会代表们签订同意书,这份同意书似乎治愈了公元1054年以来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创伤。东方教会代表们同意接受西方教会之教义,以换取西方对东方的援助,帮助东罗马帝国及东方教会面对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胁。当同意书签定的消息传到东方后,引起强烈的反对;东方教会派去开会的代表们,被指责骂异端。十年之后,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终于结束了所有使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的努力。

(五)共同生活弟兄派

    约于公元1350年,在荷兰及德国一带兴起另一种改教运动,称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创,他向许多渴慕的听众讲道,带起了伟大的宗教复兴。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们,强调基督徒宗教教育,他们希望藉教育之法,带出全教会的改革。从他们的学校中,造就了许多推动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马丁路德曾在他们设在马得堡的学校就读一年。另外几位曾接受过共同生活弟兄派学校造就的伟人有:韦索的约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韦索的约翰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学者及思想家。从公元1445到 1456年,他执教于德国耳弗特(Erfurt)大学。四十九年以后,马丁路德就是在这个大学拿到文学硕士的学位。许多人称韦索的约翰为“世界之光”,因为他攻击赎罪券,清楚地教导“因信称义”的真理。他说:“一个人若以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得救。”他也教导“惟独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写着说:“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会亲自赐他得救之恩。”韦索的约翰不接受罗马天主教的“化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所谓“化质说”,是相信当祭司用圣礼的词句宣告后,圣餐的饼和酒就变成基督真正的身体和血。马丁路德后来说:“如果我曾读过韦索约翰的著作,则我的观点,看起来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当然,罗马天主教教会不会赞同韦索的约翰。他被带到买音慈大主教前,以异端罪名受审。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销所有说法。但他仍被下入监牢,于公元1489年十月,死于狱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学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与马丁路德同时代。伊拉斯姆以其广博的学识及尖锐的笔锋,讪笑当时修道士的无知及教会的弊端。虽然他在改教运动中,一直未和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认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运动),马丁路德将它孵出来!”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响的人是多马肯培,他住在荷兰,写了一本伟大的书:“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这本书至今仍在属灵文学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世界名著之一,教导人研读圣经,逃避世界的虚浮。

(六)跨近改教运动的门槛

    三百多年之久,教会在许多方面遭到强烈摧残。有亚尔比根派与瓦勒度派;也有十四世纪波尼法修八世的被辱;七十年的“巴比伦被掳”;又有教皇制“大分裂”。在英国,有威克里夫及罗拉得派所造成的骚动。在波希米亚,有胡司及胡司派所掀起的振荡。道明会及方济会掌握教会大权;异教裁判所的设立;异端者被焚,他们的家产被毁。十五世纪前期,连开三次大公会议。土耳其人征服东罗马帝国,攻取君士坦丁堡,使伟大的圣苏菲亚教堂变成回教寺,教堂顶上的十字架被回教的半月标志所取代,希腊东方正教被迫伦入假先知的轭下。十二世纪后期,教皇们沉迷在异教化的文艺复兴之中;同时,共同生活弟兄派栽培了韦索的约翰、伊拉斯姆这批人。

    从五旬节教会诞生以来,教会的习俗和崇拜仪式经过多次变迁。有些改变是基于自然的趋势,例如礼拜仪式等;有些改变则具关键性,如:教义的改变,以及对教会使命和地位的看法等。

    一般人开始把教会看成是一个圣品人员的阶级组织,从驻堂神甫到主教,到红衣主教,再到教皇,层层相属;而且是一群统治者不但统治整个“教会组织”,也统治整个世界。他们自认是上帝和人的居间者,由前者指挥,让后者遵命。

    从这样的立场,他们不但担任这个组织的行政人员,也假定自己有权更改或创立新的教义。于是产生了许多圣经中找不到的教导,这些教导只是根据所谓的“神圣博统”及教皇所宣布的信条,其中包括化质说、赎罪券、教皇是使徒彼得直接继承人等。

    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开始回顾历史,研读早期教父的著作,他们发现早期教父根本没有接受过这许多额外的教导。研究圣经原文的结果,也发现有许多教会所宣布的基要真理,竟然与圣经本身完全抵触。于是许多人心中产生强烈的怀疑,特别是那些大学的学者。他们经常表达对教会无法苟同的看法;但这种行为,往往需要冒相当的危险,因为教会有一支锋利的宝剑,并非作为装饰,乃是真正用来杀伐;凡持异议的人,不一会就可以感受到异教裁判所的剑锋。

    改教运动爆发之际,正是欧洲在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预备好接受改变的时机。就在这关键的一刻,马丁路德跃上了舞台,掀起了风潮云涌的运动,把教会从根基震憾起来。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使徒时期
第二章   苦难时期
第三章   国教时期
第四章   教皇时期
第五章   归正时期
第六章   复兴时期
第七章   多元化时期

附录:

1、基督教历史大事年表